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的放大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研究思路第18页
    1.5 研究创新点、重点与难点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32页
    2.1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概念解析第20-24页
        2.1.1 相关概念第20-22页
        2.1.2 中国社会面临风险的具体表现第22-23页
        2.1.3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征第23-24页
    2.2 网络舆论的概念解析第24-27页
        2.2.1 舆论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24-25页
        2.2.2 网络舆论的内涵及发展现状第25-26页
        2.2.3 网络舆论的特征第26-27页
    2.3 理论基础第27-32页
        2.3.1 风险社会理论第27-28页
        2.3.2 社会燃烧理论第28-29页
        2.3.3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第29-32页
第三章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的放大效应第32-44页
    3.1 突发性公共事件成为网络舆论焦点的缘由第32-35页
        3.1.1 现状分析第32-33页
        3.1.2 网络传播的原因第33-34页
        3.1.3 现实层面的原因第34-35页
    3.2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放大效应的表现第35-38页
        3.2.1 放大了公众话语权第36页
        3.2.2 扩大了公众知情权第36-37页
        3.2.3 放大了内容本身第37页
        3.2.4 增加了传播渠道第37页
        3.2.5 放大了传播效果第37-38页
    3.3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网络放大效应的生成逻辑第38-41页
        3.3.1 发帖造成事件曝光第38-39页
        3.3.2 评论促使舆论生成第39页
        3.3.3. 转发扩大影响力第39-40页
        3.3.4. 意见领袖帖的主导第40页
        3.3.5. 媒体复合式报道第40-41页
    3.4 网络放大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产生的影响第41-44页
        3.4.1 对事件的放大式报道第41-42页
        3.4.2 社会风险的放大器第42-43页
        3.4.3 潜在的积极影响第43-44页
第四章 网络放大效应产生的显性因素第44-49页
    4.1 推动放大效应生成的特殊网络角色第44-45页
        4.1.1 意见领袖人的引导第44页
        4.1.2 网络推手的鼓动第44-45页
    4.2 催生放大效应产生的特殊网络途径第45-47页
        4.2.1 网络恶搞的戏谑第45-46页
        4.2.2 人肉搜索的狂欢第46-47页
    4.3 催化放大效应产生的特殊网络行为第47-49页
        4.3.1 网络谣言的煽动第47-48页
        4.3.2 网络暴力的攻击第48-49页
第五章 网络放大效应隐性机制的多维分析第49-55页
    5.1 基于蝴蝶效应的信息扩散机制第49-50页
    5.2 基于从众心理的行为驱动机制第50-51页
    5.3 基于群体极化的意见形成机制第51-52页
    5.4 基于舆论效应的倒逼结果机制第52-53页
    5.5 基于刻板印象的风险认知机制第53-55页
结论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4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船用齿轮箱关键部件的强度及疲劳寿命研究
下一篇:提升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的对策探究--以山西省部分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