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的嵌入式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嵌入式系统概况 | 第13-15页 |
1.2.1.1 嵌入式系统定义 | 第13页 |
1.2.1.2 嵌入式技术发展 | 第13-14页 |
1.2.1.3 嵌入式系统构架 | 第14-15页 |
1.2.2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 | 第15-17页 |
1.2.2.1 大数据中的数据特性 | 第15-16页 |
1.2.2.2 大数据与嵌入式系统 | 第16-17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18-29页 |
2.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18页 |
2.2 嵌入式处理器 | 第18-20页 |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主要类型 | 第18-19页 |
2.2.2 S3C2440A处理器 | 第19-20页 |
2.3 系统存储电路的类型和设计 | 第20-23页 |
2.3.1 Flash电路设计 | 第21页 |
2.3.2 SDRAM电路设计 | 第21-23页 |
2.4 视频采集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2.4.1 摄像头的选择 | 第23页 |
2.4.2 USB摄像头 | 第23-24页 |
2.5 外围电路设计 | 第24-28页 |
2.5.1 RS-232串口电路 | 第24页 |
2.5.2 USB接口电路 | 第24-25页 |
2.5.3 JTAG接口电路 | 第25页 |
2.5.4 传感器模块 | 第25-27页 |
2.5.4.1 温度传感器 | 第25-26页 |
2.5.4.2 气体传感器 | 第26-27页 |
2.5.5 外接电源电路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建立 | 第29-46页 |
3.1 Linux交叉编译环境建立 | 第29页 |
3.2 Linux引导程序设计 | 第29-33页 |
3.2.1 Bootloader的基本概念 | 第29-31页 |
3.2.2 U-boot的源码框架 | 第31页 |
3.2.3 U-Boot移植到系统开发板上 | 第31-33页 |
3.3 Linux内核移植与配置 | 第33-42页 |
3.3.1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34-38页 |
3.3.2 Linux内核配置 | 第38-42页 |
3.4 根文件系统 | 第42-45页 |
3.4.1 根文件系统的框架结构 | 第42-43页 |
3.4.2 Yaffs2文件系统构建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视频数据的采集与压缩设计 | 第46-57页 |
4.1 视频数据采集分析与实现 | 第46-52页 |
4.1.1 V4L2数据结构介绍 | 第47-49页 |
4.1.2 视频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第49-52页 |
4.2 视频数据压缩的分析与实现 | 第52-56页 |
4.2.1 视频压缩技术常用标准 | 第52-53页 |
4.2.2 MPEG-4 和H.264的比较 | 第53页 |
4.2.3 MPEG-4 编码结构程序的编程实现 | 第53-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数据网络传输的实现 | 第57-66页 |
5.1 基于TCP的Socket接口编程 | 第57-60页 |
5.1.1 TCP/IP结构协议层 | 第57-58页 |
5.1.2 Socket流程图 | 第58-60页 |
5.2 视频流实时传输实现 | 第60-62页 |
5.2.1 RTP/RTCP协议介绍 | 第60页 |
5.2.2 编译JRTPLIB库 | 第60页 |
5.2.3 基于JRTPLIB编程 | 第60-62页 |
5.3 HTTP服务器 | 第62-64页 |
5.4 远程视频数据采集实现 | 第64-65页 |
5.4.1 实验测试平台 | 第64页 |
5.4.2 基于B/S实现远程视频数据采集的实现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一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