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关于协同配送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行为运筹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创新点 | 第18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考虑顾客行为的协同配送绩效评价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2.1 协同配送理论 | 第19-23页 |
2.1.1 协同配送的含义及类型 | 第19页 |
2.1.2 协同配送的原则 | 第19-20页 |
2.1.3 协同配送的特点及难点 | 第20-23页 |
2.2 绩效评价基础理论 | 第23-25页 |
2.2.1 绩效评价理论构成 | 第23-24页 |
2.2.2 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2.3 行为运筹基础理论 | 第25-26页 |
2.3.1 行为运筹的含义及发展 | 第25页 |
2.3.2 行为运筹的分类与难点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考虑顾客行为的A公司协同配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35页 |
3.1 A公司简介 | 第27-28页 |
3.2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8-29页 |
3.3 协同配送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3.3.1 协同配送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3.3.2 顾客行为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3.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4页 |
3.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第31-33页 |
3.4.2 指标简要说明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协同配送绩效评价方法 | 第35-42页 |
4.1 层次分析法 | 第35-36页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6页 |
4.3 协同配送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6-37页 |
4.4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步骤 | 第37-41页 |
4.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40页 |
4.4.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考虑顾客行为的A公司协同配送绩效评价分析 | 第42-55页 |
5.1 数据获取 | 第42-45页 |
5.1.1 定性指标评价标准 | 第42-43页 |
5.1.2 专家评判统计数据 | 第43-45页 |
5.2 A公司协同配送绩效评价过程 | 第45-52页 |
5.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49页 |
5.2.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9-52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5.3.1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5.3.2 A公司协同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