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点虚拟场景的立体效果控制算法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立体视觉概述与应用 | 第9-12页 |
1.3.1 立体视觉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1.3.2 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 | 第11-12页 |
1.4 立体影像的制作技术 | 第12-13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研究内容概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立体视觉原理及立体显示效果研究 | 第15-24页 |
2.1 人眼视觉系统 | 第15-17页 |
2.1.1 人眼立体视觉的生理特性 | 第15页 |
2.1.2 视差的形成 | 第15-16页 |
2.1.3 双眼的辐辏 | 第16-17页 |
2.2 虚拟场景立体图像的绘制 | 第17-19页 |
2.3 双目立体视差模型 | 第19-20页 |
2.3.1 会聚式立体成像模型 | 第19-20页 |
2.3.2 平行式立体成像模型 | 第20页 |
2.4 立体显示相关问题 | 第20-23页 |
2.4.1 立体显示设备中的视差分布 | 第20-21页 |
2.4.2 立体显示中出现的错误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虚拟场景的双目立体效果控制算法 | 第24-38页 |
3.1 虚拟场景中双目立体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4-29页 |
3.1.1 视图变换 | 第24-25页 |
3.1.2 投影变换 | 第25-26页 |
3.1.3 创建标准正交视域体 | 第26-27页 |
3.1.4 创建标准透视视域体 | 第27-29页 |
3.2 两种立体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3.2.1 平行式双目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3.2.2 会聚式双目立体成像系统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3.3 观看立体画幅对距离边界的获取 | 第32-34页 |
3.4 立体画幅对中最大最小视差获取 | 第34-35页 |
3.5 双目立体效果控制实验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虚拟场景多视点图像立体效果控制 | 第38-48页 |
4.1 虚拟物体到多视点影像映射关系 | 第38-40页 |
4.2 裸眼多视点立体显示设备的像素映射 | 第40-41页 |
4.3 图像亚采样 | 第41-43页 |
4.4 点立体图像合成排列 | 第43-44页 |
4.5 视点立体画幅组生成实验 | 第44-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立体效果控制算法的应用 | 第48-57页 |
5.1 视在距离定量控制研究 | 第48-51页 |
5.1.1 立体深度放大函数的常函数化 | 第48-50页 |
5.1.2 平行模型视在距离动态定量控制 | 第50-51页 |
5.2 视点位姿可变的CAVE立体显示 | 第51-56页 |
5.2.1 多级坐标系统 | 第51-52页 |
5.2.2 视锥参数初始设定 | 第52页 |
5.2.3 视锥参数动态设定 | 第52-54页 |
5.2.4 应用效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