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10-20页 |
| 1.1 文化图式 | 第10-12页 |
| 1.1.1 文化图式的特征 | 第11页 |
| 1.1.2 文化图式的作用 | 第11-12页 |
| 1.2 文化图式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1.2.1 文化图式对词语认知的影响 | 第12-13页 |
| 1.2.2 文化图式对知觉过程的影响 | 第13-14页 |
| 1.2.3 文化图式对记忆的影响 | 第14页 |
| 1.2.4 文化图式对思维的影响 | 第14页 |
| 1.3 文化图式对具身认知的影响 | 第14-17页 |
| 1.3.1 具身认知 | 第14-15页 |
| 1.3.2 文化图式对具身认知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3.3 具身认知与词语效价表征的关系 | 第16-17页 |
| 1.4 傣族和彝族的“水”文化与“火”文化 | 第17-20页 |
| 1.4.1 傣族“水”文化 | 第17-18页 |
| 1.4.2 彝族“火”文化 | 第18-20页 |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0-23页 |
| 2.1 问题提出 | 第20-21页 |
| 2.2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 2.3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3 研究一 水火正性与负性联想词的收集 | 第23-26页 |
| 3.1 子研究1 词汇联想测验 | 第23页 |
| 3.1.1 目的 | 第23页 |
| 3.1.2 被试 | 第23页 |
| 3.1.3 研究材料 | 第23页 |
| 3.1.4 程序 | 第23页 |
| 3.1.5 研究结果 | 第23页 |
| 3.2 子研究2 联想词熟悉度、情绪效价及唤醒度的评估 | 第23-26页 |
| 3.2.1 目的 | 第23-24页 |
| 3.2.2 被试 | 第24页 |
| 3.2.3 研究材料 | 第24页 |
| 3.2.4 程序 | 第24页 |
| 3.2.5 研究结果 | 第24-26页 |
| 4 研究二 词性判定任务下的水火词语效价表征 | 第26-42页 |
| 4.1 子研究1 无文化启动实验 | 第26-33页 |
| 4.1.1 目的 | 第26页 |
| 4.1.2 被试与实验设计 | 第26页 |
| 4.1.3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4.1.4 程序 | 第27页 |
| 4.1.5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 4.1.6 讨论 | 第32-33页 |
| 4.2 子研究2 文化符码启动实验 | 第33-42页 |
| 4.2.1 目的 | 第33页 |
| 4.2.2 被试与实验设计 | 第33页 |
| 4.2.3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4.2.4 程序 | 第34页 |
| 4.2.5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 4.2.6 讨论 | 第41-42页 |
| 5 研究三 水火词语效价表征的具身认知 | 第42-50页 |
| 5.1 目的 | 第42页 |
| 5.2 被试与实验设计 | 第42页 |
| 5.3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5.4 程序 | 第42-43页 |
| 5.5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 5.6 讨论 | 第48-50页 |
| 6 总讨论 | 第50-55页 |
| 6.1 水文化图式对傣族认知的影响 | 第50-51页 |
| 6.2 火文化图式对彝族认知的影响 | 第51-53页 |
| 6.3 局限性 | 第53-55页 |
| 7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 | 第61-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