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市春城小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3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5-30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7页
            (一) 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有较好驾驭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的能力第15-16页
            (二)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有较强驾驭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的能力第16-17页
            (三) 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的驾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17页
        二、研究意义第17-19页
            (一) 理论意义第18页
            (二) 实践意义第18-19页
        三、文献研究综述第19-30页
            (一) 文献搜集的途径第19-20页
            (二) 研究现状第20-30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第30-43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30-32页
            (一) 语文素养第30-31页
            (二) 古诗词第31-32页
            (三) 教科书中的古诗词文本第32页
        二、研究对象第32-34页
            (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32页
            (二) 春城小学第32-33页
            (三) 春城小学语文教师第33-34页
        三、研究内容第34页
            (一) 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的现状第34页
            (二) 春城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第34页
            (三) 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古诗词文本的使用建议第34页
        四、研究设计第34-43页
            (一) 研究思路第35-36页
            (二) 研究方法第36-39页
            (三) 研究工具第39-42页
            (四) 论文结构及研究伦理第42-43页
第二章 春城小学使用教科书中的古诗词文本选编分析第43-58页
    第一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词文本的形式编排情况第43-52页
        一、以完整课文形式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第43-47页
            (一) 以完整课文形式呈现的古诗词文本选编情况第43-45页
            (二) 完整课文形式古诗词文本的内容要素第45-47页
        二、以“文包诗”形式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第47-49页
            (一) 以“文包诗”形式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的选编情况第47-48页
            (二) 以“文包诗”形式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的内容要素第48-49页
        三、在“读读背背”版块中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第49-50页
            (一) 在“读读背背”版块中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的选编情况第49-50页
            (二) 在“读读背背”板块中呈现的古诗词文本的内容要素第50页
        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三种呈现形式的古诗词文本比较第50-52页
            (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三种呈现形式的古诗词文本编排数量第50-51页
            (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三种呈现形式的古诗词文本呈现内容第51-52页
    第二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古诗词作品的选编情况第52-58页
        一、古诗词作品编排的总体结构第53-54页
            (一) 古诗词作品的学段安排第53页
            (二) 每册教科书中古诗词作品的编排情况第53-54页
        二、古诗词作品的主题分析第54-55页
            (一) 苏教版古诗词作品主题类型第54页
            (二) 各主题类型古诗词作品的学段编排第54-55页
        三、古诗词作品的素材选取第55-58页
            (一) 朝代分布第55-56页
            (二) 体裁分布第56-58页
第三章 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古诗词文本使用情况的调查第58-94页
    第一节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第58-85页
        一、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的满意度第58-66页
            (一) 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呈现形式的满意度第58-60页
            (二) 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呈现内容的满意度第60-62页
            (三) 对教科书中古诗词作品编选情况的满意度第62-66页
        二、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对三种形式的古诗词文本使用情况第66-82页
            (一) 教学前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的理解及准备第67-69页
            (二) 教学中对教科书中三种形式古诗词文本使用情况第69-78页
            (三) 教学后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驾驭能力的自我评价第78-82页
        三、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培训的调查第82-85页
            (一) 春城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的主要困难第82-83页
            (二) 春城小学语文教科书使用培训的内容第83页
            (三) 春城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的效果第83-84页
            (四) 春城小学语文教师教科书使用培训的期望第84-85页
    第二节 春城小学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第85-94页
        一、学生古诗词测试的总体表现第85-87页
            (一) 学生测试卷成绩的及格率第85-86页
            (二) 学生测试卷的平均成绩第86页
            (三) 学生测试卷分数段统计情况第86-87页
        二、学生古诗词测试中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第87-94页
            (一) 学生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87-90页
            (二) 学生语感的体现第90-91页
            (三) 学生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的体现第91-94页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的建议第94-108页
    第一节 教师就教科书古诗词文本使用水平的自我提升第94-105页
        一、充分理解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第94-98页
            (一) 深刻理解并细化《课标》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第94-95页
            (二) 正确解读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的内容要素明确教学内容第95-98页
        二、根据教学情况适当整合教科书中的古诗词文本第98-99页
            (一) 依据学生的学情适当整合教科书中的古诗词文本第98-99页
            (二) 从教学内容连续性的角度整合教科书中的古诗词文本第99页
        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科书古诗词文本使用的水平第99-105页
            (一) 在“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使用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第99-101页
            (二) 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古诗词素养第101页
            (三) 对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进行创造性“二次开发”第101-105页
    第二节 学校加强对教师教科书古诗词文本使用的引导和支持第105-108页
        一、学校需加强对教师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使用的引导第105-106页
            (一) 学校需加强教师教科书古诗词文本使用的培训第105页
            (二) 加强教师之间对教科书古诗词文本使用的交流与互动第105-106页
        二、学校需为教师更好地使用教科书中古诗词文本创造条件第106-108页
            (一) 学校需做好教学设备的配备与教师使用培训的工作第106-107页
            (二) 学校需注重营造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第107-108页
结语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及统计表第113-116页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第116-117页
附录C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测试卷及错题统计表第117-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校本研究--以昆明市PL区JKY小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市部分小学第二学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