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理论研究及综述 | 第12-22页 |
2.1 数学符号理解的相关研究 | 第12-18页 |
2.1.1 数学符号的界定 | 第12-15页 |
2.1.2 数学符号的理解 | 第15-18页 |
2.2 数学阅读的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2.2.1 阅读及数学阅读 | 第18-20页 |
2.2.2 数学阅读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3 高中生数学符号理解现状调查 | 第22-36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2.1 被试 | 第22页 |
3.2.2 工具 | 第22-23页 |
3.2.3 过程 | 第23-24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24-36页 |
3.3.1 《高中生数学符号理解调查问卷》各维度统计结果分析 | 第24-30页 |
3.3.2 高中生总体数学符号理解的描述性统计 | 第30页 |
3.3.3 高中生总体数学符号理解的年级差异 | 第30-31页 |
3.3.4 高中生数学符号理解各水平的年级差异 | 第31-32页 |
3.3.5 高中生总体数学符号理解的性别差异 | 第32页 |
3.3.6 高中生数学符号理解各水平的性别差异 | 第32-33页 |
3.3.7 开放题统计结果 | 第33-35页 |
3.3.8 小结与讨论 | 第35-36页 |
4 数学符号理解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 第36-4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4.2.1 被试 | 第36页 |
4.2.2 工具 | 第36-38页 |
4.2.3 过程 | 第38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38-44页 |
4.3.1 数学符号理解与数学阅读成绩的相关性 | 第38-39页 |
4.3.2 不同数学符号理解测试成绩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 | 第39-41页 |
4.3.3 不同数学阅读测试成绩学生的数学符号理解水平 | 第41-42页 |
4.3.4 数学符号理解与数学阅读的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4.3.5 小结与讨论 | 第43-44页 |
5 数学符号教学中促进数学阅读的策略 | 第44-52页 |
5.1 端正态度,强化动机 | 第44-45页 |
5.2 指导阅读,加强训练 | 第45-47页 |
5.3 明确内涵,促进转化 | 第47-48页 |
5.4 及时反思,强化认知 | 第48-52页 |
6 结论与反思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反思及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A | 第56-58页 |
附录B | 第58-60页 |
附录C | 第60-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