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主要框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理论 | 第15-22页 |
2.1 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 第15-19页 |
2.1.1 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有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2 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 | 第16-18页 |
2.1.3 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依据 | 第18-19页 |
2.2 文化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分析 | 第22-30页 |
3.1“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文化发展状况 | 第22-24页 |
3.2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现状 | 第24-25页 |
3.3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3.1 绩效目标设定质量不高 | 第25-26页 |
3.3.2 绩效过程监控不到位 | 第26页 |
3.3.3 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26-27页 |
3.3.4 绩效评价结果有效运用存在诸多障碍 | 第27页 |
3.4 文化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3.4.1 预算绩效管理文化观念尚未形成 | 第27-28页 |
3.4.2 预算绩效管理法律体系还未建立 | 第28页 |
3.4.3 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难以健全 | 第28-29页 |
3.4.4 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 第30-51页 |
4.1 构建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 第30-36页 |
4.1.1 绩效目标设计的原则、标准及指标体系 | 第30-34页 |
4.1.2 绩效目标的审核 | 第34-35页 |
4.1.3 绩效目标的批复 | 第35-36页 |
4.2 构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系统 | 第36-42页 |
4.2.1 财政信息化平台监控 | 第37-39页 |
4.2.2 预算单位关键风险点监控 | 第39-42页 |
4.3 构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 第42-47页 |
4.3.1 绩效评价主体 | 第42-43页 |
4.3.2 绩效评价的具体工作流程 | 第43-44页 |
4.3.3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与指标权重设置 | 第44-47页 |
4.4 构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体系 | 第47-51页 |
4.4.1 建立部门预算应用机制 | 第48页 |
4.4.2 建立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执行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48页 |
4.4.3 建立评价结果惩处机制 | 第48页 |
4.4.4 建立评价信息公开机制 | 第48-49页 |
4.4.5 建立绩效问责机制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案例 | 第51-60页 |
5.1 绩效目标设置 | 第51-53页 |
5.2 执行绩效跟踪监控 | 第53-55页 |
5.3 实施绩效评价 | 第55-56页 |
5.4 撰写评价报告 | 第56-59页 |
5.5 评价结果反馈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1 20××年公益性图书购置费绩效评价表 | 第62-67页 |
附录2 20××年公益性图书购置费绩效评价评分表 | 第67-75页 |
附录3 20××年内蒙古图书馆提供的各类实证材料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