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铁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铁路运输经济论文--铁路运输企业与管理论文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页
        1.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1.4 国内外文献回顾第10-12页
        1.4.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1.4.2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2页
    1.5 研究框架第12-13页
    1.6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第14-24页
    2.1 企业年金的定义、功能及发展第14-16页
        2.1.1 企业年金的定义第14页
        2.1.2 企业年金的功能第14页
        2.1.3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历程第14-16页
    2.2 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含义及基础理论第16-17页
        2.2.1 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含义及其内容第16-17页
        2.2.2 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基础理论第17页
    2.3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风险分析第17-24页
        2.3.1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工具存在的风险及分析第17-21页
        2.3.2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分析第21-24页
第三章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的发展及投资风险现状第24-29页
    3.1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的发展第24-27页
        3.1.1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第24页
        3.1.2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现状第24-26页
        3.1.3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现状的优势与劣势第26-27页
    3.2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现状分析第27-29页
        3.2.1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管理风险第27-28页
        3.2.2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管理人信用风险第28页
        3.2.3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操作风险第28-29页
第四章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第29-33页
    4.1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风险存在的外在原因第29-30页
        4.1.1 中国证劵市场对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第29页
        4.1.2 政府政策及监督对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第29-30页
        4.1.3 银行托管机构对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管理的影响第30页
    4.2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投资风险存在的内在原因第30-33页
        4.2.1 呼和浩特铁路局年金理事会的结构不合理第30-31页
        4.2.2 呼和浩特铁路局缺乏规范统一的年金信息平台第31页
        4.2.3 账户管理人与托管人不应该合一第31-33页
第五章 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风险的控制与规避第33-42页
    5.1 完善投资组合技术第33-35页
        5.1.1 鼓励投资工具创新,拓宽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投资渠道第33-34页
        5.1.2 适当增加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投资工具的比例第34-35页
    5.2 选择合理的监管模式第35-36页
        5.2.1 加强对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账管与托管的监督力度第35页
        5.2.2 规范市场协同监管第35页
        5.2.3 合理利用法律规范法制监管第35-36页
    5.3 完善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补偿机制第36-38页
        5.3.1 建立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风险准备金第36-37页
        5.3.2 完善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担保机制第37-38页
        5.3.3 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第38页
    5.4 运用新技术和培养人才第38-40页
        5.4.1 优化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理事会人员构成第38-39页
        5.4.2 加快人才培训第39页
        5.4.3 注重专业知识人才选拔第39-40页
    5.5 建立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信息化平台第40-42页
        5.5.1 对内建立数据统计制度第40页
        5.5.2 对内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第40页
        5.5.3 对外建立呼和浩特铁路局企业年金收益平台方便职工查询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6.1 结论第42页
    6.2 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下一篇: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以雨润集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