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配置与仿真建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第11-16页 |
1.2.1 发电环节 | 第12-14页 |
1.2.2 能量控制环节 | 第14-15页 |
1.2.3 储能环节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5 本文的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开发 | 第22-44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4页 |
2.1.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2.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24-28页 |
2.2.1 现有软件结构功能分析 | 第24-26页 |
2.2.2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26页 |
2.2.3 子模块结构设计 | 第26-28页 |
2.3 软件优化设计 | 第28-41页 |
2.3.1 目标函数 | 第28-30页 |
2.3.2 粒子群算法 | 第30-32页 |
2.3.3 数学模型 | 第32-41页 |
2.3.3.1 负荷计算 | 第32页 |
2.3.3.2 发电量的计算 | 第32-41页 |
2.4 系统优化设计软件 | 第41-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设计软件的验证及运用 | 第44-62页 |
3.1 文献案例对照 | 第44-52页 |
3.1.1 案例资料 | 第44-48页 |
3.1.2 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52页 |
3.2 实例运行评估 | 第52-60页 |
3.2.1 气象参数 | 第52-54页 |
3.2.2 风光互补系统优化设计 | 第54-60页 |
3.2.2.1 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54-59页 |
3.2.2.2 子系统成本敏感性分析 | 第59-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模型库的建立 | 第62-80页 |
4.1 Dymola软件介绍 | 第62-63页 |
4.2 基于Modelica的风光互补模型库构建 | 第63-64页 |
4.3 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及仿真 | 第64-72页 |
4.3.1 风速数学模型以及建模 | 第65-66页 |
4.3.2 风轮数学模型以及建模 | 第66-69页 |
4.3.3 传动系统数学模型以及建模 | 第69-70页 |
4.3.4 发电机部分数学模型以及建模 | 第70-71页 |
4.3.5 风力发电机组模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1-72页 |
4.4 光伏阵列建模及仿真 | 第72-77页 |
4.4.1 光伏阵列模型的建立 | 第73-76页 |
4.4.2 光伏电池模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页 |
5.2 展望 | 第80-82页 |
附录A 优化设计软件部分代码 | 第82-85页 |
附录B 风力机组模型的Modelica代码 | 第85-89页 |
附录C 光伏阵列模型的Modelica代码 | 第89-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