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立体视觉重构中的遮挡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1.3.1 立体重构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遮挡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8页
        1.4.1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难点第14-15页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5-18页
第2章 立体重构原理第18-32页
    2.1 视觉测量的基本原理第18-21页
        2.1.1 极线约束第18-19页
        2.1.2 图像极线校正第19-20页
        2.1.3 三角测量原理第20-21页
    2.2 立体匹配约束第21-22页
    2.3 立体匹配中的难点第22-24页
    2.4 立体匹配算法分类第24-31页
        2.4.1 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第25-27页
        2.4.2 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第27-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基于CENSUS变换和动态规划的立体匹配算法第32-44页
    3.1 动态规划原理与立体匹配第32-34页
        3.1.1 动态规划原理第32-33页
        3.1.2 视差搜索空间第33页
        3.1.3 基于动态规划原理的立体匹配算法第33-34页
    3.2 初始视差搜索空间生成第34-41页
        3.2.1 AD与Census变换融合相似性测度第35-36页
        3.2.2 初始视差搜索空间生成第36-41页
    3.3 全局匹配代价函数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立体视觉重构中的遮挡问题和视差优化第44-56页
    4.1 立体匹配中的遮挡第44-47页
        4.1.1 遮挡的场景分析第44-46页
        4.1.2 遮挡形成的原因第46-47页
    4.2 遮挡检测第47-49页
        4.2.1 遮挡约束第47-48页
        4.2.2 遮挡检测性能指标第48-49页
    4.3 视差优化第49-51页
    4.4 遮挡恢复第51-54页
        4.4.1 基于多目视觉的遮挡恢复第52-53页
        4.4.2 基于结构光的遮挡恢复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5章 立体重构实验及结果第56-68页
    5.1 立体匹配算法的评价第56-57页
        5.1.1 立体匹配评测方法第56-57页
        5.1.2 Middlebury在线评测平台简介第57页
    5.2 立体匹配算法的实现第57-58页
    5.3 立体匹配结果及分析第58-65页
        5.3.1 参数选取第59-60页
        5.3.2 遮挡检测第60-62页
        5.3.3 视差优化第62-65页
    5.4 立体重构结果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空泡航行体双通道控制研究
下一篇:双体船水翼电伺服控制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