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高速多色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缩略词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AMC与HARQ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7-20页
第二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简介第20-32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可见光通信基本原理第20-25页
        2.2.1 系统模型概述第20-21页
        2.2.2 电光转换第21-23页
        2.2.3 光电转换第23-24页
        2.2.4 发射电路简介第24页
        2.2.5 接收电路简介第24-25页
    2.3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简介第25-26页
    2.4 DCO-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简介第26-31页
        2.4.1 OFDM简介第26-27页
        2.4.2 DCO-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简介第27-29页
        2.4.3 多色可见光通信系统简介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HARQ技术研究第32-5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第32-40页
        3.2.1 ARQ技术第32-35页
        3.2.2 FEC技术第35-36页
        3.2.3 HARQ技术第36-40页
    3.3 可见光通信中HARQ方案研究第40-45页
        3.3.1 可见光通信系统帧结构第40-43页
        3.3.2 可见光通信系统HARQ方案第43-45页
    3.4 仿真结果分析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50页
第四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AMC技术研究第50-72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自适应技术第50-63页
        4.2.1 注水算法第51-52页
        4.2.2 自适应OFDM系统第52-54页
        4.2.3 RA与MA优化准则第54-56页
        4.2.4 经典的自适应算法第56-61页
        4.2.5 仿真结果分析第61-63页
    4.3 AMC技术第63-64页
    4.4 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AMC方案研究第64-71页
        4.4.1 简单分组比特功率分配算法第64-66页
        4.4.2 基于SNR门限的简单分组AMC算法第66-68页
        4.4.3 仿真结果分析第68-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硬件设计第72-84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硬件演示平台概述第72-73页
    5.3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FPGA设计方案第73-80页
        5.3.1 发射方基带信号处理过程第73-76页
        5.3.2 接收方基带信号处理过程第76-80页
    5.4 硬件演示平台展示第80-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6.1 总结第84-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风险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不同动因下资产剥离行为的剥离绩效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