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1 研究特色 | 第17页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2.1 资产剥离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 剥离绩效的研究 | 第19-23页 |
2.2.1 剥离绩效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2.2 剥离绩效的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2.2.3 剥离绩效的实证研究结果 | 第21-23页 |
2.3 资产剥离动因与资产剥离绩效的研究 | 第23-25页 |
2.4 资产剥离行为与剥离绩效的研究 | 第25-27页 |
2.5 文献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状况分析 | 第28-36页 |
3.1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总体状况 | 第28-30页 |
3.2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主要动因 | 第30-33页 |
3.3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行为方式 | 第33-35页 |
3.4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资金的运用方向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6-47页 |
4.1 理论模型 | 第36-39页 |
4.1.1 资产剥离动因与剥离绩效 | 第36-38页 |
4.1.2 资产剥离行为与剥离绩效 | 第38-39页 |
4.1.3 资产剥离动因、行为与剥离绩效 | 第39页 |
4.2 理论假设 | 第39-44页 |
4.2.1 制造业上市公司不同动因下剥离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39-42页 |
4.2.2 制造业上市公司不同资产剥离行为方式下企业剥离绩效研究假设 | 第42-44页 |
4.2.3 制造业上市公司不同动因下采取不同的资产剥离行为企业剥离绩效研究 | 第44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44-47页 |
4.3.1 指标选取 | 第44-45页 |
4.3.2 因子分析 | 第45-46页 |
4.3.3 非参数检验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7-71页 |
5.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5.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48-52页 |
5.3 资产剥离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5.4 制造业上市公司剥离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55-56页 |
5.5 不同剥离动因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剥离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56-59页 |
5.6 不同的剥离行为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剥离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59-63页 |
5.7 不同动因下采取不同的剥离行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剥离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63-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6.1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第71-74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6.1.2 管理建议 | 第72-74页 |
6.2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74-75页 |
6.2.1 研究局限 | 第74页 |
6.2.2 后续研究建议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