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7页
        (三) 研究现状述评第17-18页
    四、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一) 研究内容第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三)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五、创新点和不足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第21-29页
    一、林业生态第21-22页
        (一) 森林第21页
        (二) 生态林业第21-22页
        (三) 森林生态效益第22页
    二、林业财政补贴政策第22-23页
        (一)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第23页
        (二)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第23页
    三、理论基础第23-27页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4页
        (二) 公共物品理论第24-25页
        (三) 外部性理论第25-26页
        (四) 产权理论第26页
        (五) 公共财政理论第26-27页
    四、明晰产权和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第27-29页
        (一) 明晰产权第27-28页
        (二) 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第29-41页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第29-32页
        (一)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起源第29页
        (二)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建立第29-30页
        (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实践第30-32页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统计性分析第32-35页
        (一)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规模分析第32-34页
        (二)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来源结构分析第34-35页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的效果分析第35-41页
        (一) 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分析第36-38页
        (二) 政策实施的案例分析——以石台县为例第38-41页
第四章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影响的计量分析第41-47页
    一、作用机理第41-42页
    二、模型构建第42页
    三、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第42-44页
    四、实证分析第44-46页
    五、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一、政策补偿对象和资金来源单一第47-48页
    二、政策补偿标准偏低且建设投入不足第48页
    三、公益林产权不明且生态产品供需有矛盾第48页
    四、公益林管理效率偏低第48-49页
    五、公众缺乏生态价值认知度和社会参与度第49-50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政策建议第50-53页
    一、推动补偿对象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第50页
    二、提高政策补偿标准,加大建设投入力度第50-51页
    三、明确产权,化解生态产品供需矛盾第51页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管护效率第51-52页
    五、提高公众生态价值认知度和社会参与度第52-53页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市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消费金融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