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1.2.1 制度环境对公司财务行为活动影响的研究 | 第10-14页 |
| 1.2.2 制度环境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 1.2.3 制度环境的衡量 | 第16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6-19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2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 2 相关理论 | 第19-27页 |
| 2.1 制度环境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 2.1.1 制度的定义和范畴 | 第19页 |
| 2.1.2 制度环境的定义和范畴 | 第19-21页 |
| 2.1.3 我国的制度环境 | 第21页 |
| 2.2 现金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 2.2.1 “一鸟在手”理论 | 第22页 |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2-23页 |
| 2.2.3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3页 |
| 2.2.4 税收差异理论 | 第23-24页 |
| 2.2.5 追随者效用理论 | 第24页 |
| 2.2.6 迎合理论 | 第24页 |
| 2.3 制度环境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 | 第24-27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27-33页 |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7页 |
| 3.2 研究假设 | 第27-30页 |
| 3.2.1 市场化程度与现金股利政策 | 第27-28页 |
| 3.2.2 政府干预与现金股利政策 | 第28-29页 |
| 3.2.3 金融发展水平与现金股利政策 | 第29页 |
| 3.2.4 法律保护水平与现金股利政策 | 第29-30页 |
| 3.3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 第30-33页 |
| 3.3.1 变量定义 | 第30-32页 |
| 3.3.2 回归模型设定 | 第32-33页 |
| 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33-48页 |
| 4.1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 4.1.1 样本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 | 第33页 |
| 4.1.2 各省现金股利分配情况 | 第33-34页 |
| 4.2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意愿的实证检验 | 第34-37页 |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4.2.2 制度环境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4.3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实证检验 | 第37-43页 |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38-40页 |
| 4.3.3 制度环境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 4.4 对利益输送假说的进一步思考 | 第43-47页 |
| 4.4.1 “恶意派现”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4.4.2 股权分置改革政策的进一步探讨 | 第46页 |
| 4.4.3 “半强制分红”政策的进一步探讨 | 第46-47页 |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