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浅海水声信道 | 第16-24页 |
2.1 浅海水声信道特点 | 第16-20页 |
2.1.1 环境噪声 | 第16-17页 |
2.1.2 声波的传输损耗 | 第17-18页 |
2.1.3 浅海水声信道的多径特性 | 第18页 |
2.1.4 多普勒效应 | 第18-20页 |
2.2 水声信道仿真建模 | 第20-22页 |
2.2.1 水声信道模型 | 第20页 |
2.2.2 简正波模型 | 第20-22页 |
2.3 经典水声信道模型 | 第22页 |
2.3.1 经典水声信道模型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水声跳频和差分跳频技术 | 第24-60页 |
3.1 MFSK调制与解调 | 第24-33页 |
3.1.1 FSK基本介绍 | 第24-26页 |
3.1.2 FSK非相干解调介绍 | 第26-28页 |
3.1.3 基于FFT的非相干解调 | 第28-29页 |
3.1.4 水声环境下FFT的非相干解调误比特率分析 | 第29-32页 |
3.1.5 水声环境下FFT的非相干解调法适用条件 | 第32-33页 |
3.2 跳频通信 | 第33-39页 |
3.2.1 跳频通信介绍 | 第33-36页 |
3.2.2 跳频序列发生器 | 第36-37页 |
3.2.3 跳频同步方法 | 第37-39页 |
3.3 差分跳频通信 | 第39-47页 |
3.3.1 差分跳频基本原理 | 第40-42页 |
3.3.2 差分跳频G函数的设计 | 第42-43页 |
3.3.3 水声差分跳频G函数设计 | 第43-47页 |
3.4 基于FFT的差分跳频的信号检测技术 | 第47-54页 |
3.4.1 差分跳频信号检测 | 第47-48页 |
3.4.2 逐符号检测技术 | 第48-49页 |
3.4.3 序列检测线性合并技术 | 第49-54页 |
3.5 时间反转镜技术 | 第54-58页 |
3.5.1 时间反转原理 | 第55-57页 |
3.5.2 虚拟时间反转镜技术 | 第57-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60-73页 |
4.1 仿真平台及参数 | 第60-62页 |
4.2 经典多径水声信道模型仿真性能分析 | 第62-67页 |
4.2.1 经典多径水声信道仿真模型 | 第62-63页 |
4.2.2 MFSK,FH/MFSK和DFH的系统性能比较 | 第63-67页 |
4.3 模拟湖上环境通信仿真 | 第67-72页 |
4.3.1 Kraken模型理论推导 | 第67-68页 |
4.3.2 Kraken数值计算 | 第68-70页 |
4.3.3 模拟湖上环境通信仿真参数和性能分析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水声通信实验研究 | 第73-81页 |
5.1 湖上实验研究 | 第73-75页 |
5.1.1 实验环境及过程 | 第73-75页 |
5.2 湖上实验方案及性能分析 | 第75-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81-83页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81-82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