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变速器论文

基于直接驱动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插图目录第12-16页
表格目录第16-17页
符号表第17-19页
1 绪论第19-3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20页
    1.2 国内外AMT技术发展概况第20-24页
        1.2.1 AMT的分类第20-21页
        1.2.2 国外AMT研究概况第21-22页
        1.2.3 国内AMT研究概况第22-24页
    1.3 AMT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第24-31页
        1.3.1 选换挡执行机构的优化设计第24-26页
        1.3.2 改善换挡品质的换挡控制方法研究第26-31页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第31-34页
2 直驱换挡系统方案第34-52页
    2.1 研究对象第34-36页
    2.2 AMT换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求第36-38页
        2.2.1 AMT换挡系统存在的问题第37页
        2.2.2 AMT换挡系统的设计要求第37-38页
    2.3 基于直接驱动的AMT换挡系统方案第38-40页
        2.3.1 机械系统方案第38-39页
        2.3.2 控制系统方案第39-40页
    2.4 执行器技术方案分析第40-43页
        2.4.1 执行器旋转部分结构与工作原理第40-41页
        2.4.2 执行器直线运动部分结构与工作原理第41-43页
    2.5 直驱换挡控制试验装置第43-51页
        2.5.1 换挡试验台第43-44页
        2.5.2 全电式AMT换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44-51页
        2.5.3 全电式AMT换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3 直驱换挡系统建模与执行器性能研究第52-71页
    3.1 直驱换挡系统建模第52-59页
        3.1.1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第53-55页
        3.1.2 二自由度电磁执行器数学模型第55-58页
        3.1.3 换挡系统集成模型第58-59页
    3.2 二自由度电磁执行器参数辨识及特性测试第59-65页
        3.2.1 执行器样机研制第59-60页
        3.2.2 执行器参数辨识第60-62页
        3.2.3 电磁执行器静态特性分析第62-65页
        3.2.4 电磁执行器动态特性分析第65页
    3.3 基于平滑切换的Fuzzy-PID二自由度电磁执行器控制第65-70页
    3.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4 直驱换挡过程综合控制方法研究第71-87页
    4.1 换挡过程综合分析第71-74页
        4.1.1 换挡过程换挡时序分析第71-73页
        4.1.2 换挡品质评价指标第73-74页
    4.2 换挡同步过程分段控制方法研究第74-82页
        4.2.1 换挡同步过程分析第74-75页
        4.2.2 换挡同步过程分段控制方法第75-82页
    4.3 退挡、选挡位移闭环控制第82-83页
    4.4 换挡时序部分并行协调控制第83-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5 直驱换挡同步过程最优控制第87-102页
    5.1 换挡同步过程最优控制第87-92页
        5.1.1 极小值原理第87-89页
        5.1.2 同步过程最优控制第89-92页
    5.2 变工况换挡力自适应调整第92-94页
    5.3 同步过程最优控制仿真研究第94-98页
    5.4 同步过程最优控制试验研究第98-101页
    5.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6 基于直接驱动的AMT换挡系统鲁棒性控制方法研究第102-122页
    6.1 鲁棒性控制方案第102-103页
    6.2 基于二自由度电磁执行器的AMT换挡系统逆控制第103-111页
        6.2.1 逆系统方法原理第103-104页
        6.2.2 可逆性分析与逆系统求解第104-106页
        6.2.3 伪线性系统第106-107页
        6.2.4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第107-108页
        6.2.5 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第108-111页
    6.3 同步过程自抗扰控制器设计第111-118页
    6.4 试验与分析第118-121页
    6.5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7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2-125页
    7.1 研究工作总结第122-123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23-124页
    7.3 研究展望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第135-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直驱技术的AMT换挡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人体创伤及泡沫材料对冲击波的衰减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