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博弈分析法 | 第13页 |
1.2.2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第13-14页 |
1.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14页 |
1.3 文章的结构与创新 | 第14-16页 |
1.3.1 文章的结构 | 第14-15页 |
1.3.2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2.1.1 C2C 网上购物的概念界定及运营模式 | 第16-19页 |
2.1.2 化妆品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3-27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8页 |
2.3.2 产品特性理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的现存问题 | 第29-40页 |
3.1 我国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的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3.1.1 交易规模 | 第30页 |
3.1.2 用户规模 | 第30-31页 |
3.1.3 人均消费额及网购频次 | 第31-32页 |
3.1.4 C2C 购物网站市场份额 | 第32-33页 |
3.1.5 商品类别及交易份额 | 第33-34页 |
3.1.6 用户购物不满意原因 | 第34-35页 |
3.2 化妆品的 C2C 网购中现存的诚信问题表现 | 第35-40页 |
3.2.1 销售产品鱼龙混杂,真少假多 | 第36-37页 |
3.2.2 鉴定真假的难度巨大 | 第37-38页 |
3.2.3 出现问题时退换货难度大 | 第38页 |
3.2.4 化妆品的使用中出现皮肤问题很难维权 | 第38-39页 |
3.2.5 卖家骗取货款后不发货等 | 第39页 |
3.2.6 信用造假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过程中诚信问题的博弈论分析 | 第40-55页 |
4.1 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40-48页 |
4.1.1 卖家与买家的静态博弈分析模型 | 第40-42页 |
4.1.2 卖家与买家的重复博弈模型 | 第42-45页 |
4.1.3 卖家与买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 第45-48页 |
4.2 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过程中安全监管现存问题总结 | 第48-55页 |
4.2.1 政府监管方面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49-52页 |
4.2.2 第三方平台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52-55页 |
第五章 规范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过程中诚信行为的建议 | 第55-63页 |
5.1 完善政府对化妆品 C2C 网上购物的监管机制 | 第55-58页 |
5.1.1 加强立法,让化妆品 C2C 网购有法可依 | 第55-56页 |
5.1.2 明确监管主体,设立合理的监管层级,解决行政执法效率低问题 | 第56-57页 |
5.1.3 完善行政监管制度,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 第57-58页 |
5.2 完善第三方平台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 第58-61页 |
5.2.1 实名认证制度的完善 | 第58-59页 |
5.2.2 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 | 第59-60页 |
5.2.3 消费者保障计划的完善 | 第60-61页 |
5.3 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 | 第61-63页 |
5.3.1 培养消费者的网上安全购物意识 | 第62页 |
5.3.2 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对政府监管行为的监督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