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龙门起重机发展概况 | 第12-16页 |
1.2.1 国外龙门起重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龙门起重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龙门起重机的现代设计方法 | 第14-15页 |
1.2.4 龙门起重机存在的技术问题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龙门起重机的总体设计及起升机构设计计算 | 第17-30页 |
2.1 性能和几何参数的确定 | 第17-20页 |
2.1.1 主要技术参数及其确定 | 第17页 |
2.1.2 工作级别划分 | 第17-18页 |
2.1.3 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18-19页 |
2.1.4 金属结构材料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 设计中的计算载荷及其组合 | 第20-21页 |
2.2.1 考虑的载荷类型 | 第20-21页 |
2.2.2 计算载荷的组合 | 第21页 |
2.3 设计准则及要求 | 第21-22页 |
2.4 起升机构设计计算 | 第22-29页 |
2.4.1 滑轮组形式及钢丝绳的确定 | 第23-24页 |
2.4.2 滑轮和卷筒的确定 | 第24-25页 |
2.4.3 电动机的确定 | 第25-26页 |
2.4.4 减速器的确定 | 第26-27页 |
2.4.5 联轴器的确定 | 第27页 |
2.4.6 制动器的确定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龙门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计算及校核 | 第30-45页 |
3.1 主梁桁架设计计算 | 第30-36页 |
3.1.1 四桁架式主梁的构成及参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3.1.2 四桁架式主梁受力分析及截面计算 | 第31-34页 |
3.1.3 倒三角形主梁的构成及参数的确定 | 第34-35页 |
3.1.4 倒三角形主梁的截面计算 | 第35-36页 |
3.2 刚性支腿设计计算 | 第36-40页 |
3.2.1 刚性支腿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36-37页 |
3.2.2 刚性支腿截面计算 | 第37-38页 |
3.2.3 不同结构形式的比较 | 第38-40页 |
3.3 柔性支腿设计计算 | 第40-42页 |
3.3.1 柔性支腿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40页 |
3.3.2 柔性支腿截面计算 | 第40-42页 |
3.3.3 不同结构形式的比较 | 第42页 |
3.4 支腿连接横梁设计计算 | 第42页 |
3.5 整机抗倾覆性校核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 ANSYS 的龙门起重机结构动静力学分析 | 第45-60页 |
4.1 龙门起重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4.1.1 选用单元 | 第45页 |
4.1.2 建模过程 | 第45页 |
4.1.3 约束条件 | 第45-46页 |
4.2 计算载荷的分析及工况组合 | 第46-47页 |
4.2.1 计算载荷的确定 | 第46-47页 |
4.2.2 危险工况及载荷组合的确定 | 第47页 |
4.3 静力学分析 | 第47-52页 |
4.3.1 强度、刚度分析 | 第47-51页 |
4.3.2 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4.4 动力学分析 | 第52-58页 |
4.4.1 模态分析 | 第52-56页 |
4.4.2 碰撞冲击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