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1 课题研究的源起及其意义 | 第8-10页 |
| 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0页 |
| 3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重奏训练”形式的历史发展概况及其在“器乐教学”中的意义 | 第12-20页 |
| ·“重奏”音乐的发源 | 第12页 |
| ·西洋重奏音乐 | 第12页 |
| ·我国的西洋重奏音乐 | 第12页 |
| ·民族重奏音乐 | 第12-13页 |
| ·“重奏训练”释义 | 第13页 |
| ·重奏训练在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的意义 | 第13-20页 |
| ·“重奏训练”是器乐专业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最佳途径 | 第13-15页 |
| ·“重奏训练”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 第15-16页 |
| ·“重奏训练”可以加深师生间的交流与情感,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 | 第16-17页 |
| ·“重奏训练”的开展有利于民族音乐艺术的普及和推广 | 第17页 |
| ·“重奏训练”是培养当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 第17-18页 |
| ·重奏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完善学生人格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高师音乐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 | 第20-24页 |
| ·目前我国高师器乐专业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20-23页 |
| ·我国高师音乐院校器乐专业教学现状 | 第20-21页 |
| ·针对高师音乐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问卷调查 | 第21-23页 |
| ·针对高师音乐院校民族器乐教学的座谈 | 第23页 |
| ·器乐专业教学的调查结果评议与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重奏训练”在高师琵琶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 第24-48页 |
| ·琵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第24-25页 |
| ·琵琶教学的目的 | 第25-29页 |
| ·音乐教育的目的 | 第25-27页 |
| ·琵琶教学的目的 | 第27-29页 |
| ·“重奏训练”模式在琵琶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分析 | 第29-36页 |
| ·重奏训练前的授课 | 第30页 |
| ·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 | 第30-36页 |
| ·多种形式的实践演出和训练平台 | 第36-37页 |
| ·举办小型重奏音乐会 | 第36页 |
| ·参加校外的各项演出活动 | 第36页 |
| ·组织或参加专业观摩交流活动 | 第36-37页 |
| ·给学生录制作品专辑 | 第37页 |
| ·“重奏训练”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37-48页 |
| ·音准问题 | 第37-40页 |
| ·节奏节拍问题 | 第40-42页 |
| ·配合协调问题 | 第42-44页 |
| ·音色力度的控制问题 | 第44-45页 |
| ·音乐表现能力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重奏训练在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的展望 | 第48-55页 |
| ·转变高师民乐教学的传统理念,合理安排重奏训练 | 第48-50页 |
| ·拓展重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加强重奏作品的多样化 | 第50-51页 |
| ·积极训练具有民族风格的重奏作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第50页 |
| ·改编、创新重奏作品,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标准 | 第50-51页 |
| ·积极进行重奏作品的创作,使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第51页 |
| ·重奏训练要着眼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 | 第51-53页 |
| ·在进行重奏教学时要随时关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 | 第52页 |
| ·在重奏训练中强调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培养 | 第52页 |
| ·在重奏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52-53页 |
| ·在重奏训练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 | 第53-55页 |
| ·重奏训练与美术、舞蹈的结合 | 第53-54页 |
| ·重奏训练与文学相结合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