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19-23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1.3.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第二章 降雨入渗边坡非饱和黏土工程特性与理论基础 | 第23-39页 |
2.1 工程边坡概况及病害 | 第23-25页 |
2.1.1 病害情况及分析 | 第23-24页 |
2.1.2 降雨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2.2 非饱和黏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 第25-33页 |
2.2.1 黏土室内试验 | 第25-29页 |
2.2.2 试验结果及参数分析 | 第29-33页 |
2.3 非饱和土边坡力学理论 | 第33-38页 |
2.3.1 非饱和土的强度原理 | 第33-36页 |
2.3.2 非饱和土的渗流理论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持续降雨条件下非饱和黏土边坡雨水入渗规律 | 第39-70页 |
3.1 非饱和土体的雨水渗流计算 | 第39-41页 |
3.2 黏土非饱和入渗的Green-Ampt平面模型 | 第41-44页 |
3.2.1 Green-Ampt平面入渗模型 | 第41页 |
3.2.2 基于Green-Ampt的非饱和入渗模型 | 第41-44页 |
3.3 非饱和黏土边坡的坡面雨水入渗规律 | 第44-52页 |
3.3.1 非饱和黏土边坡的坡面入渗模型 | 第44-46页 |
3.3.2 坡内初始含水量相同的坡面入渗分析 | 第46-49页 |
3.3.3 坡内初始含水量变化的坡面入渗分析 | 第49-52页 |
3.4 小强度持续降雨入渗坡面分析 | 第52-56页 |
3.4.1 小强度持续降雨入渗模型 | 第52-53页 |
3.4.2 小强度持续降雨的坡面雨水深度计算 | 第53-56页 |
3.5 算例分析 | 第56-69页 |
3.5.1 算例概况 | 第56-57页 |
3.5.2 降雨入渗黏土边坡计算结果讨论 | 第57-63页 |
3.5.3 湿润锋面黏土饱和度影响讨论 | 第63-64页 |
3.5.4 小强度持续降雨入渗边坡结果讨论 | 第64-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非饱和黏土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第70-94页 |
4.1 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法 | 第70-72页 |
4.2 边坡极限平衡条分计算 | 第72-86页 |
4.2.1 边坡潜在滑面的确定 | 第72-73页 |
4.2.2 边坡极限平衡条分法计算原理 | 第73-79页 |
4.2.3 忽略基质吸力和渗流力的极限平衡计算原理 | 第79-82页 |
4.2.4 考虑基质吸力和渗流力的极限平衡计算原理 | 第82-86页 |
4.3 基于FLAC的边坡强度折减法 | 第86-90页 |
4.3.1 强度折减与FLAC计算原理 | 第86-88页 |
4.3.2 边坡黏土强度参数的折减法 | 第88页 |
4.3.3 降雨入渗黏土边坡的强度折减法 | 第88-90页 |
4.4 黏土边坡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标准 | 第90-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 非饱和黏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灵敏度分析 | 第94-120页 |
5.1 黏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94-104页 |
5.1.1 黏土容重的影响 | 第94-95页 |
5.1.2 黏土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 | 第95-96页 |
5.1.3 基质吸力及吸力摩擦角的影响 | 第96页 |
5.1.4 降雨入渗引发含水量改变的影响 | 第96-97页 |
5.1.5 黏土屈服准则的影响 | 第97-103页 |
5.1.6 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的影响 | 第103页 |
5.1.7 边坡高度和坡角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2 黏土边坡参数的灵敏度 | 第104-105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105-118页 |
5.3.1 边坡算例概况 | 第105-106页 |
5.3.2 参数变化的数值计算分析 | 第106-113页 |
5.3.3 边坡安全系数验证 | 第113-114页 |
5.3.4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114-11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六章 持续降雨入渗非饱和黏土边坡模型试验 | 第120-137页 |
6.1 边坡模型试验 | 第120-127页 |
6.1.1 试验系统 | 第120-124页 |
6.1.2 试验方案 | 第124-127页 |
6.2 试验结果 | 第127-133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33-1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七章 工程案例分析 | 第137-156页 |
7.1 工程边坡概况 | 第137-138页 |
7.2 边坡平台和坡高及坡率对其稳定性影响 | 第138-144页 |
7.2.1 分级边坡平台影响分析 | 第138-141页 |
7.2.2 坡高及坡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第141-144页 |
7.3 降雨入渗工程边坡的稳定性 | 第144-154页 |
7.3.1 工程边坡及模型简化 | 第144-145页 |
7.3.2 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 | 第145-154页 |
7.4 持续降雨入渗黏土边坡滑坡防治措施 | 第154-155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6-159页 |
8.1 结论 | 第156-158页 |
8.2 展望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