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对虾工厂化养殖概况 | 第14-15页 |
1.1 对虾工厂化养殖现状 | 第14页 |
1.2 工厂化养殖发展的趋势 | 第14-15页 |
1.3 我国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2 对虾养殖系统浮游微藻群落特征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2.1 不同养殖地区浮游微藻群落特征 | 第15-16页 |
2.2 不同养殖阶段浮游微藻群落特征 | 第16-17页 |
2.3 浮游微藻与理化因子关系 | 第17-18页 |
3 对虾病害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3.1 对虾养殖池病害的发生情况 | 第18页 |
3.2 对虾养殖发病类型 | 第18-19页 |
3.3 理化因子对对虾疾病发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3.4 微藻群落结构对对虾疾病发生的影响 | 第20-21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对虾工厂化养殖不同放养密度水体浮游微藻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 第22-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1.1 采样地点及养殖情况 | 第22-23页 |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3-24页 |
1.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2.1 虾池基本情况和理化因子状况 | 第24-26页 |
2.2 虾池浮游微藻种类组成 | 第26-28页 |
2.3 虾池浮游微藻优势种组成及演替情况 | 第28-31页 |
2.4 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的数量和多样性变化 | 第31-32页 |
2.5 虾池浮游微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的RDA分析 | 第32-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3.1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浮游微藻种类、密度及多样性 | 第35-36页 |
3.2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36-37页 |
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对虾工厂化养殖系统虾病的发生及与浮游微藻关系研究 | 第39-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1.1 采样地点和养殖管理情况 | 第40页 |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40页 |
1.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2.1 虾池养殖基本情况和理化因子状况 | 第40-41页 |
2.2 微藻数量、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与对虾成活率关系 | 第41-44页 |
2.3 微藻优势种与各池虾病发生的情况 | 第44-46页 |
2.4 微藻优势种与异养细菌关系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3页 |
3.1 微藻数量、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虾病关系 | 第48-50页 |
3.2 不同养殖密度下,微藻优势种演替与虾病的关系 | 第50-52页 |
3.3 微藻优势种与异养细菌的关系及其对虾病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