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第一节 重庆方言概况 | 第9-14页 |
一、重庆的语言与方言 | 第9-10页 |
二、重庆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14-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实验准备和程序以及声调承载段的确定 | 第17-25页 |
一、实验准备 | 第17-21页 |
二、实验程序 | 第21-23页 |
三、声调承载段的确定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单字调的实验研究 | 第25-55页 |
第一节 阴平调 | 第25-34页 |
一、基频 | 第25-32页 |
二、时长 | 第32-34页 |
第二节 阳平调 | 第34-40页 |
一、基频 | 第34-38页 |
二、时长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上声调 | 第40-46页 |
一、基频 | 第40-44页 |
二、时长 | 第44-46页 |
第四节 去声调 | 第46-55页 |
一、基频 | 第46-52页 |
二、时长 | 第52-55页 |
第三章 双字调的实验研究(一) | 第55-102页 |
第一节 前字为阴平调的双字调 | 第55-78页 |
一、基频 | 第55-67页 |
二、时长 | 第67-78页 |
第二节 前字为阳平调的双字调 | 第78-102页 |
一、基频 | 第78-89页 |
二、时长 | 第89-102页 |
第四章 双字调的实验研究(二) | 第102-149页 |
第一节 前字为上声调的双字调 | 第102-125页 |
一、基频 | 第102-114页 |
二、时长 | 第114-125页 |
第二节 前字为去声调的双字调 | 第125-149页 |
一、基频 | 第125-137页 |
二、时长 | 第137-149页 |
第五章 总论 | 第149-178页 |
第一节 单字调总论 | 第149-165页 |
一、基频 | 第149-162页 |
二、时长 | 第162-165页 |
第二节 双字调总论 | 第165-175页 |
一、基频 | 第165-172页 |
二、时长 | 第172-175页 |
第三节 结论 | 第175-178页 |
一、本文的主要发现 | 第175-176页 |
二、关于声调实验研究方法的一点认识 | 第176-178页 |
第六章 余论 | 第178-196页 |
第一节 特殊声调现象试析 | 第178-184页 |
一、嘎裂声 | 第179-180页 |
二、假声或张声 | 第180-181页 |
三、纯低调 | 第181-184页 |
第二节 调形格局演变的理论探讨 | 第184-196页 |
一、声调格局两分:调类格局和调形格局 | 第184-187页 |
二、重庆方言:调形格局演变实例 | 第187-190页 |
三、调值区别特征的差异化:调形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 | 第190-196页 |
参考文献 | 第196-201页 |
后记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