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 1.2 D2D和Flash LinQ技术介绍 | 第14-15页 |
| 1.2.1 D2D网络介绍 | 第14页 |
| 1.2.2 FlashLinQ技术介绍 | 第14-15页 |
| 1.3 DO-Fast算法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Do-Fast算法概述 | 第18-24页 |
| 2.1 Do-Fast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2.2 DO-Fast算法的设计思想 | 第19页 |
| 2.3 算法描述 | 第19-20页 |
| 2.4 信道信息排序方法 | 第20-21页 |
| 2.5 公平性机制的设计 | 第21-22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基于Nutaq平台的DO-Fast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52页 |
| 3.1 Nutaq软件无线电平台介绍 | 第24-27页 |
| 3.1.1 软件无线电简介 | 第24页 |
| 3.1.2 Nutaq软件无线电平台简介 | 第24-26页 |
| 3.1.3 Do-Fast终端节点介绍 | 第26-27页 |
| 3.2 MAC层和物理层交互接.设计 | 第27-30页 |
| 3.2.1 物理层接.的设计要求 | 第27页 |
| 3.2.2 物理层基带与射频的连接 | 第27页 |
| 3.2.3 物理层基带与MAC层的交互 | 第27-29页 |
| 3.2.4 MAC层与应用层的交互 | 第29-30页 |
| 3.3 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40页 |
| 3.3.1 发送数据流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4页 |
| 3.3.2 接收数据流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40页 |
| 3.4 MAC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1页 |
| 3.4.1 Do-Fast算法整体设计 | 第40-42页 |
| 3.4.2 业务时隙的设计思想和整体结构 | 第42-45页 |
| 3.4.3 连接调度阶段的设计和实现 | 第45-47页 |
| 3.4.4 速率调整阶段的设计和实现 | 第47-49页 |
| 3.4.5 数据传输确认阶段的设计和实现 | 第49-5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仿真测试 | 第52-60页 |
| 4.1 关键模块的测试 | 第52-53页 |
| 4.1.1 FPGA资源占用率的测试 | 第52页 |
| 4.1.2 GPS同步精度的测试 | 第52-53页 |
| 4.2 物理层测试 | 第53-54页 |
| 4.2.1 物理层分组检测功能测试 | 第53页 |
| 4.2.2 物理层符号同步测试 | 第53页 |
| 4.2.3 物理层数据收发测试 | 第53-54页 |
| 4.3 MAC层功能仿真测试 | 第54-59页 |
| 4.3.1 轮询机制的测试 | 第55页 |
| 4.3.2 连接调度测试 | 第55-57页 |
| 4.3.3 速率调整测试 | 第57-58页 |
| 4.3.4 数据传输模块测试 | 第58-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束语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