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化学技术论文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9页
    1.1 蛋白质分离第11-17页
        1.1.1 蛋白质简介第11-12页
        1.1.2 色谱分离方法第12-14页
            1.1.2.1 凝胶排阻色谱法(SEC)第12页
            1.1.2.2 离子交换色谱法第12-13页
            1.1.2.3 亲和色谱法第13页
            1.1.2.4 疏水色谱法第13-14页
            1.1.2.5 反相色谱法第14页
        1.1.3 电泳分离方法第14-16页
            1.1.3.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14-15页
            1.1.3.2 等电聚焦电泳第15页
            1.1.3.3 二维凝胶电泳第15-16页
            1.1.3.4 毛细管电泳第16页
        1.1.4 高丰度蛋白去除方法第16-17页
    1.2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第17-26页
        1.2.1 毛细管电泳仪器构成第17-19页
            1.2.1.1 高压电源及电流回路第17页
            1.2.1.2 毛细管柱第17页
            1.2.1.3 进样系统第17-18页
            1.2.1.4 数据检测与记录系统第18-19页
        1.2.2 毛细管电泳基本概念第19-21页
            1.2.2.1 电泳和电泳淌度第19-20页
            1.2.2.2 电渗和电渗淌度第20页
            1.2.2.3 表观淌度第20-21页
            1.2.2.4 分离度和分离效率第21页
        1.2.3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分离鉴定蛋白质第21-24页
            1.2.3.1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MS第22页
            1.2.3.2 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MS第22-23页
            1.2.3.3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MS第23页
            1.2.3.4 毛细管电色谱(CEC)-MS第23页
            1.2.3.5 毛细管凝胶电泳 (CGE)-MS第23-24页
        1.2.4 毛细管壁修饰第24-26页
            1.2.4.1 极端pH值法第24页
            1.2.4.2 小分子添加法第24页
            1.2.4.3 物理吸附法第24-25页
            1.2.4.4 永久涂层法第25-26页
    1.3 毛细管速差电泳第26-28页
        1.3.1 毛细管速差电泳的提出第26-27页
        1.3.2 毛细管速差电泳原理基础第27-28页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不同因素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第29-51页
    2.1 引言第29-31页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1-32页
    2.3 仪器和方法第32-34页
        2.3.1 不同pH缓冲溶液的配制第32-33页
        2.3.2 不同离子强度缓冲溶液的配制第33页
        2.3.3 不同含量乙腈水溶液的配制第33页
        2.3.4 实验步骤第33-34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48页
        2.4.1 pH、离子强度、乙腈含量对溶菌酶性质的影响第34-37页
            2.4.1.1 pH对溶菌酶性质的影响第34-35页
            2.4.1.2 离子强度对溶菌酶性质的影响第35-36页
            2.4.1.3 乙腈含量对溶菌酶性质的影响第36-37页
        2.4.2 pH、离子强度、乙腈含量对BSA性质的影响第37-41页
            2.4.2.1 pH对BSA性质的影响第37-38页
            2.4.2.2 离子强度对BSA性质的影响第38-40页
            2.4.2.3 乙腈含量对BSA性质的影响第40-41页
        2.4.3 pH、离子强度、乙腈含量对 β-乳球蛋白性质的影响第41-44页
            2.4.3.1 pH对 β-乳球蛋白性质的影响第41-42页
            2.4.3.2 离子强度对 β-乳球蛋白性质的影响第42-43页
            2.4.3.3 乙腈含量对 β-乳球蛋白性质的影响第43-44页
        2.4.4 pH、离子强度、乙腈含量对核糖核酸酶A性质的影响第44-48页
            2.4.4.1 pH对核糖核酸酶A性质的影响第44-46页
            2.4.4.2 离子强度对核糖核酸酶A性质的影响第46-47页
            2.4.4.3 乙腈含量对核糖核酸酶A性质的影响第47-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51页
第3章 蛋白质分离条件的优化第51-67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51-52页
    3.3 实验部分第52-55页
        3.3.1 毛细管预处理第52-53页
            3.3.1.1 裸管预处理第52-53页
            3.3.1.2 PVA动态涂层管预处理第53页
            3.3.1.3 添加小分子乙腈管预处理第53页
        3.3.2 实验步骤第53-55页
            3.3.2.1 波长的选择第53页
            3.3.2.2 缓冲溶液添加剂的选择第53页
            3.3.2.3 pH的选择第53页
            3.3.2.4 离子强度的选择第53-54页
            3.3.2.5 毛细管电泳分离效果与进样量的关系第54页
            3.3.2.6 分离效果与Ⅰ、Ⅱ相的长度关系第54-5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5-66页
        3.4.1 吸收波长的选择第55-58页
        3.4.2 缓冲溶液添加剂的选择第58页
        3.4.3 pH的选择第58-60页
        3.4.4 离子强度的选择第60-63页
        3.4.5 毛细管电泳分离度与进样量的关系第63-64页
        3.4.6 毛细管速差电泳分离度与Ⅰ、Ⅱ相长度的关系第64-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毛细管速差电泳分离标准蛋白混合物第67-85页
    4.1 引言第67-69页
    4.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69-70页
    4.3 实验部分第70-72页
        4.3.1 毛细管速差电泳装置制作第70-71页
        4.3.2 实验操作第71-7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2-83页
        4.4.1 “割大留小”去除高丰度蛋白第72-77页
        4.4.2 “割大留小”定量低丰度蛋白第77-79页
        4.4.3 “多重切割”增大蛋白分离度第79-83页
            4.4.3.1 溶菌酶-BSA分离第79-81页
            4.4.3.2 β 乳球蛋白-BSA分离第81-82页
            4.4.3.3 溶菌酶-β 乳球蛋白-核糖核酸酶A的分离第82-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第97-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筛分流态化过程的强化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21世纪英国成人教育促进弱势群体社会流动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