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1.1 心理弹性是动态过程性资源 | 第9-10页 |
| 1.2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 | 第10页 |
| 1.3 多层线性模型 | 第10-11页 |
| 1.4 班级环境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 第11-12页 |
| 2 研究假设来源和目的 | 第12-15页 |
| 2.1 研究来源 | 第12-13页 |
| 2.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2.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3 对象与方法 | 第15-17页 |
| 3.1 对象 | 第15页 |
| 3.2 研究工具 | 第15-16页 |
| 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4 数据分析结果 | 第17-29页 |
| 4.1 关联规则挖掘 | 第17页 |
| 4.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 第17-18页 |
| 4.3 差异检验 | 第18-20页 |
| 4.3.1 不同儿童类型的社会适应的差异检验 | 第18-19页 |
| 4.3.2 以年龄为分组变量做社会适应的差异检验 | 第19页 |
| 4.3.3 以是否为流动儿童为分类变量对班级环境五维度做平均分比较 | 第19-20页 |
| 4.4 回归分析 | 第20-29页 |
| 4.4.1 分步回归 | 第20-23页 |
| 4.4.2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 | 第23-26页 |
| 4.4.3 半年后对同一批被试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对结果经行差异检验 | 第26-29页 |
| 5 讨论 | 第29-32页 |
| 5.1 流通儿童在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上的性别差异 | 第29页 |
| 5.2 心理弹性的独特效应 | 第29-30页 |
| 5.3 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交互效应 | 第30页 |
| 5.4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班级环境和社会适应的多层线性模型 | 第30-31页 |
| 5.5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心理弹性的动态性 | 第31-32页 |
| 5.6 研究的意义和局限 | 第32页 |
| 5.7 未来研究展望 | 第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 附录 | 第36-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