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及ST段形态识别的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心电信号的简介 | 第10-13页 |
1.2.1 心电信号的组成 | 第10-11页 |
1.2.2 心电图的关键评估指标 | 第11-13页 |
1.3 心电图自动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页 |
1.5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标准数据库的简介 | 第17-21页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2.2 标准数据库的简介 | 第18-20页 |
2.2.1 PhysioNet网站简介 | 第18-19页 |
2.2.2 本文使用的心电数据库 | 第19-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研究 | 第21-27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心电信号的噪声组成 | 第21-22页 |
3.3 心电信号的滤波方法 | 第22-25页 |
3.3.1 传统的数字滤波器 | 第22-23页 |
3.3.2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滤波 | 第23-24页 |
3.3.3 基于LPF的心电信号滤波 | 第24-25页 |
3.4 本文使用的心电滤波方法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心电信号的特征提取研究 | 第27-43页 |
4.1 引言 | 第27页 |
4.2 QRS波群检测研究 | 第27-33页 |
4.2.1 QRS波群检测的概述 | 第27-29页 |
4.2.2 基于小波变换的R波检测 | 第29-32页 |
4.2.3 Q波和S波检测 | 第32-33页 |
4.3 T波的检测研究 | 第33-42页 |
4.3.1 T波检测的概述 | 第33-35页 |
4.3.2 T波的检测 | 第35页 |
4.3.3 T波形态的识别 | 第35-36页 |
4.3.4 T波终点的检测研究 | 第36-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ST段的分析研究 | 第43-59页 |
5.1 引言 | 第43-44页 |
5.2 曲率尺度空间技术的简介 | 第44-46页 |
5.3 ST段的特征提取 | 第46-51页 |
5.3.1 J点的定位 | 第47-48页 |
5.3.2 ST段终点的定位 | 第48-51页 |
5.4 ST段改变的研究 | 第51-55页 |
5.4.1 ST段水平检测 | 第51页 |
5.4.2 基于曲率尺度空间技术识别ST段形态 | 第51-55页 |
5.5 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9-6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