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CT扫描图像的获取和处理第16-48页
    2.1 试件制备第16-22页
        2.1.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件制备第16-21页
        2.1.2 热拌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第21-22页
    2.2 CT扫描试验第22-28页
        2.2.1 工业CT基本构成第22-23页
        2.2.2 工业CT成像原理第23-24页
        2.2.3 CT扫描的过程第24-28页
    2.3 CT扫描图像材质分类第28-40页
        2.3.1 图像增强第28-31页
        2.3.2 图像分割方法的选择第31-34页
        2.3.3 图像分割的难点及算法的改进第34-38页
        2.3.4 图像后处理第38-40页
    2.4 三维重构与材质分类效果评价第40-46页
        2.4.1 不同材质的三维重构第40-45页
        2.4.2 材质分类效果评价第45-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分布特性第48-70页
    3.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空间分布特性第48-55页
        3.1.1 空隙率的空间分布特性第48-50页
        3.1.2 空隙尺寸的空间分布特性第50-52页
        3.1.3 空隙数量的空间分布特性第52-54页
        3.1.4 冷再生路面芯样与室内成型试件的对比第54-55页
    3.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空隙级配分析第55-63页
        3.2.1 空隙级配的概念第55-57页
        3.2.2 空隙级配曲线分析第57-60页
        3.2.3 空隙级配曲线的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第60-63页
        3.2.4 拟合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63页
    3.3 冷料与热料的空隙分布特性对比第63-68页
        3.3.1 空隙的空间分布特性对比第63-66页
        3.3.2 空隙级配对比第66-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分析第70-94页
    4.1 沥青砂浆厚度采样第71-75页
        4.1.1 采样方法介绍第71-72页
        4.1.2 采样率第72-74页
        4.1.3 采样方向第74-75页
    4.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谱分析第75-85页
        4.2.1 沥青砂浆厚度谱的概念第75-76页
        4.2.2 沥青砂浆厚度谱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第76-77页
        4.2.3 横截面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谱分析第77-81页
        4.2.4 纵截面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谱分析第81-84页
        4.2.5 冷再生路面芯样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谱分析第84-85页
    4.3 冷料与热料的沥青砂浆厚度谱对比第85-89页
        4.3.1 热料的沥青砂浆厚度谱分析第85-87页
        4.3.2 冷料与热料沥青砂浆厚度谱的聚类第87-89页
    4.4 空隙对沥青砂浆厚度的影响第89-92页
        4.4.1 空隙对冷料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厚度的影响第89-91页
        4.4.2 空隙对热料沥青砂浆厚度的影响第91-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粗集料分布与颗粒形状特性第94-107页
    5.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均匀性分析第95-99页
        5.1.1 混合料的均匀性描述指标第95-97页
        5.1.2 计算结果分析第97-99页
    5.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压实效果分析第99-102页
        5.2.1 粗集料颗粒的主轴方向分布描述指标第99-100页
        5.2.2 计算结果分析第100-102页
    5.3 冷料与热料中粗集料颗粒的形状特性对比第102-106页
        5.3.1 粗集料颗粒的形状特性描述指标第102-104页
        5.3.2 计算结果分析第104-106页
    5.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09页
    6.1 主要结论第107-108页
    6.2 创新点第108页
    6.3 展望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杠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及ST段形态识别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