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微生物—金属氧化物”间界面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微生物在介质表面吸附的相关机理研究第10-15页
        1.2.1 DLVO理论第10-11页
        1.2.2 经典过滤理论第11-13页
        1.2.3 微生物与介质表面形成化学键的影响第13-15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4 研究的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7-28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9页
        2.1.1 主要用化学试剂第17页
        2.1.2 实验主要用仪器第17-18页
        2.1.3 基本溶液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8页
        2.2.1 纳米磁珠分离技术处理空气滤膜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2.2.2 铁载体介导下的吸附行为研究的实验方法第20-23页
        2.2.3“铁载体修饰磁性材料”微生物富集实验方法第23-28页
第3章 纳米磁珠技术分离玻璃纤维滤膜上的微生物第28-3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设计第28页
    3.3 Fe_3O_4和Fe_3O_4@SiO_2的表征第28-31页
        3.3.1 TEM表征第28-29页
        3.3.2 EDX分析第29-30页
        3.3.3 FT-IR分析第30-31页
    3.4 纳米磁珠吸附微生物的评价第31-35页
        3.4.1 吸附微生物收率的评价第31-32页
        3.4.2 吸附微生物选择性的评价第32-35页
        3.4.3 不同缓冲体系下微生物与纳米磁珠表面电荷表征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铁载体介导下微生物吸附行为研究第36-44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负载TiO_2薄膜过滤介质的表征第36-37页
    4.3 过滤实验方法的验证第37-41页
        4.3.1 细菌流出曲线评价第38-39页
        4.3.2 细菌截留曲线评价第39-40页
        4.3.3 细菌收率的评价第40-41页
    4.4 铁载体介导下细菌吸附行为影响评价第41-43页
        4.4.1 细菌流出曲线的评价第41页
        4.4.2 细菌截留曲线的评价第41-43页
        4.4.3 细菌总回收率的评价第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铁载体修饰磁性材料”选择性分离微生物研究第44-53页
    5.1 引言第44页
    5.2“铁载体修饰磁性材料”的化学表征第44-47页
        5.2.1 Fe_3O_4@SiO_2/NH_2胺基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第44-45页
        5.2.2 Fe_3O_4@SiO_2/NH_2/COOH纳米磁珠的表征分析第45-46页
        5.2.3 Fe_3O_4@SiO_2/NH_2/COOH/DFOB磁珠的表征分析第46页
        5.2.4 Zeta potential表征第46-47页
    5.3 荧光标记菌株的开发第47-49页
        5.3.1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分析第48页
        5.3.2 IPTG诱导显色反应第48-49页
    5.4 双组份下微生物的富集分离第49-50页
    5.5 复杂体系下微生物的富集分离第50-52页
    5.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违约金的调整
下一篇:《大清律例》中亲属相犯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