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 幼儿教师 | 第11页 |
(二)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1-12页 |
(三)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 第12-13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 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 | 第14-16页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7-2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第一章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 第21-23页 |
(一)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 第21页 |
(二)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 第21-22页 |
(三)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 第22-23页 |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调研的维度 | 第23-26页 |
(一) 已有教师专业发展维度解析 | 第23-24页 |
(二) 本研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维度解析 | 第24-26页 |
第二章 HS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 第26-40页 |
一、HS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现状 | 第26页 |
二、HS市幼儿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一) 幼儿教师的爱生精神 | 第26-27页 |
(二) 幼儿教师的求进精神 | 第27-28页 |
(三) 幼儿教师的服务精神 | 第28页 |
(四) 幼儿教师的求真精神 | 第28页 |
三、HS市幼儿教师专业理念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一)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感 | 第28-29页 |
(二)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第29-30页 |
(三) 幼儿教师的教育观 | 第30-31页 |
四、HS市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一) 幼儿教师的领域知识 | 第31页 |
(二) 幼儿教师的幼儿发展知识 | 第31-32页 |
(三) 幼儿教师的保教知识 | 第32-33页 |
(四) 幼儿教师的通识知识 | 第33页 |
五、HS市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 | 第33-38页 |
(一) 幼儿教师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 | 第33-34页 |
(二) 幼儿教师的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 第34-35页 |
(三) 幼儿教师的游戏活动的支持和引导能力 | 第35页 |
(四) 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能力 | 第35-36页 |
(五) 幼儿教师的激励与评价能力 | 第36-37页 |
(六) 幼儿教师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 第37页 |
(七) 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 第37-38页 |
六、HS市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一) 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 | 第38-39页 |
(二) 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规划意识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不同特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 | 第40-54页 |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各维度的方差分析 | 第40-48页 |
(一) 幼儿教师专业精神的方差分析 | 第40-41页 |
(二) 幼儿教师专业理念的方差分析 | 第41-42页 |
(三) 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方差分析 | 第42-44页 |
(四)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方差分析 | 第44-47页 |
(五) 教师专业自主的方差分析 | 第47-48页 |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各维度总分的方差分析 | 第48-54页 |
第四章 HS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 第54-58页 |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整体状态良好,各个维度的发展不平衡 | 第54-55页 |
二、不同职业阶段的幼儿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发展趋势 | 第55-56页 |
三、不同背景特征的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 第56-58页 |
第五章 HS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 第58-62页 |
一、提供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保障 | 第58页 |
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岗位,为提高教师专业化创造时间 | 第58-59页 |
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层次性和需求性 | 第59页 |
四、创造专业合作与智慧共享的学习型组织文化 | 第59-60页 |
五、探索教师交流制度,实现不同地区幼儿教师的优势互补 | 第60页 |
六、改进幼儿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反思能力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一 | 第66-72页 |
附录二 | 第72-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