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论文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1页
        1.2.1 研究思路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2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2 技术路线第12页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1.4.1 研究的创新点第12-13页
        1.4.2 研究的不足第13-14页
2 相关国内外研究、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第14-24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2.1.1 国外研究第14-15页
        2.1.2 国内研究第15-20页
        2.1.3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20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1页
        2.2.1 产权理论第20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2.3.1 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第21页
        2.3.2 国有文化资产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3.3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第22页
        2.3.4 国有文化资产运营体系的概念界定第22-24页
3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与运营的体制变迁及现状第24-32页
    3.1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变迁第24-28页
        3.1.1 初步确立阶段(1978年——1988年)第24页
        3.1.2 曲折探索阶段(1988年——21世纪初)第24-25页
        3.1.3 深入完善阶段(21世纪初——至今)第25-28页
    3.2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运营体制现状及评价第28-32页
        3.2.1 单一部门监管模式及评价第28-29页
        3.2.2 多部门联合监管模式及评价第29-30页
        3.2.3 细分监管模式及评价第30页
        3.2.4 市场公司化模式及评价第30-31页
        3.2.5 各模式总结及评价第31-32页
4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与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安徽省为例第32-39页
    4.1 安徽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与运营现状第32页
    4.2 安徽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4.2.1 对国有文化资产的双重特性认识不足第32-33页
        4.2.2 合法、权责明晰的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缺乏第33-34页
        4.2.3 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分散、权责不明第34页
        4.2.4 国有文化资产的现代企业化激励机制缺失第34页
    4.3 安徽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问题原因分析第34-39页
        4.3.1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第35-36页
        4.3.2 国有文化资产运营体系方面的原因第36-39页
5 创新构建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第39-45页
    5.1 内部层次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构建第39-41页
        5.1.1 界定与明晰国有文化资产的出资人产权第39-40页
        5.1.2 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的保障性法律法规第40页
        5.1.3 推进国有文化资产的现代公司化管理第40-41页
    5.2 外部层次的国有文化资产运营体系构建第41-45页
        5.2.1 削弱国有文化资产政策上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第41-42页
        5.2.2 施行国有文化资产的“三阶梯”式区别运营第42-43页
        5.2.3 助推国有文化资产运营的相关第三方机构发展第43-4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6.1 总结第45-46页
    6.2 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颈痛与筋伤、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0.25μm工艺的低压Power MOS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