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青少年颈痛的文献研究 | 第12-22页 |
一、"青少年颈痛"的相关命名 | 第12页 |
二、青少年颈痛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12-13页 |
三、青少年颈痛的临床特征 | 第13-14页 |
1.临床症状和体征 | 第13页 |
2.影像学特征 | 第13页 |
3.其他物理检查特征 | 第13-14页 |
四、青少年颈痛的相关危险因素 | 第14-15页 |
1.性别与年龄 | 第14页 |
2.坐姿与运动 | 第14-15页 |
3.低头与电脑使用 | 第15页 |
4.书包重量、学习压力和劳累 | 第15页 |
5.其他因素 | 第15页 |
五、青少年颈痛的发病机制 | 第15-19页 |
1.肌肉劳损和筋伤 | 第15-16页 |
2.颈椎曲度改变和"骨错缝" | 第16页 |
3.注意与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区别 | 第16-19页 |
六、青少年颈痛的治疗和养护 | 第19-21页 |
七、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青少年颈痛与筋伤、颈椎曲度的相关性研究 | 第22-36页 |
第一节 青少年颈痛与颈椎曲度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 第22-28页 |
一、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一般资料 | 第22页 |
2.疼痛程度评定 | 第22页 |
3.颈椎X线侧位摄片 | 第22页 |
4.颈椎曲度测量 | 第22页 |
5.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 第22-24页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1.青少年颈痛患者中颈椎曲度的总体情况 | 第25-26页 |
2.颈痛程度、颈痛时间与颈椎曲度的相关性 | 第26-28页 |
第二节 青少年颈痛与筋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第28-32页 |
一、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研究对象 | 第28页 |
2.诊断标准 | 第28页 |
3.纳入标准 | 第28页 |
4.排除标准 | 第28页 |
5.剔除标准 | 第28-29页 |
6.研究方法 | 第29页 |
7.统计学方法 | 第29页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1.一般资料 | 第29-30页 |
2.颈痛组与无颈痛组间的筋伤结果 | 第30-32页 |
第三节 颈痛青少年颈椎曲度与筋伤的相关性研究 | 第32-36页 |
一、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1.一般资料 | 第33-34页 |
2.颈痛青少年不同颈椎曲度的筋伤结果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6-40页 |
一、青少年颈痛的特点 | 第36页 |
二、颈痛与颈椎曲度改变 | 第36-37页 |
三、颈椎曲度的改变对未来颈痛的影响 | 第37页 |
四、中医学对筋伤的认识 | 第37-38页 |
五、筋伤与青少年颈痛 | 第38-39页 |
六、筋伤与颈椎曲度——运用"筋骨辨证"理论认识青少年颈痛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