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槲皮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槲皮素简介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第11-12页
    1.3 微纳米载体系统概述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第12-16页
        1.3.1 微胶囊(Microcapsule)第12-13页
        1.3.2 纳米乳液(Nanoemulsions,NE)第13页
        1.3.3 环糊精包合物(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CD)第13-14页
        1.3.4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第14页
        1.3.5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第14-16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6页
        1.4.2 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17-30页
    2.1 实验试剂第17-19页
        2.1.1 活性成分第17页
        2.1.2 脂质材料第17-18页
        2.1.3 乳化剂第18页
        2.1.4 其他试剂第18-19页
    2.2 实验仪器第19页
    2.3 实验方法第19-30页
        2.3.1 脂质筛选第19-20页
        2.3.2 乳化剂筛选第20页
        2.3.3 槲皮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第20页
        2.3.4 粒径(Z-ave)、多分散性指数(PDI)及zeta电位表征第20-21页
        2.3.5 槲皮素含量测定第21-22页
        2.3.6 槲皮素微纳米载体包封率的测定第22页
        2.3.7 槲皮素微纳米载体稳定性研究第22-23页
        2.3.8 冻干实验第23页
        2.3.9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3-24页
        2.3.10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4页
        2.3.11 拉曼光谱分析第24页
        2.3.12 槲皮素载体在流体饮料中的应用第24页
        2.3.13 模拟胃液/肠液释放第24-25页
        2.3.14 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第25-26页
        2.3.15 体外抗氧化性试验第26-28页
        2.3.16 体外细胞毒理性评价第28-30页
第三章 TWEEN-20/PGFE-6/SE-11体系槲皮素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评价第30-49页
    3.1 前言第30页
    3.2 脂质纳米载体组分确定第30-34页
        3.2.1 脂质筛选第30-32页
        3.2.2 乳化剂筛选第32-34页
    3.3 高压均质法制备QT-NLC第34-37页
        3.3.1 高压均质法工艺参数确定第35-36页
        3.3.2 可重复性研究第36-37页
    3.4 QT-NLC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外评价第37-48页
        3.4.1 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第37-38页
        3.4.2 包封率测定第38页
        3.4.3 稳定性研究第38-42页
        3.4.4 冻干实验第42页
        3.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2-43页
        3.4.6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43-44页
        3.4.7 QT-NLC在流体饮料中的应用第44页
        3.4.8 模拟胃液/肠液释放第44-45页
        3.4.9 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第45-46页
        3.4.10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第46-47页
        3.4.11 MTT细胞毒理性评价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PGFE-10/PGFE-6/SE-11体系槲皮素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评价第49-68页
    4.1 前言第49页
    4.2 脂质载体组分确定第49页
        4.2.1 脂质筛选第49页
        4.2.2 乳化剂筛选第49页
    4.3 高压均质法制备QT-NLC第49-51页
        4.3.1 高压均质法工艺参数确定第49-50页
        4.3.2 可重复性研究第50-51页
    4.4 QT-NLC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外评价第51-67页
        4.4.1包封率测定第51页
        4.4.2 稳定性研究第51-55页
        4.4.3 冻干实验第55-56页
        4.4.4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56页
        4.4.5 拉曼光谱分析第56-57页
        4.4.6 QT-NLC在流体饮料中的应用第57页
        4.4.7 模拟胃液/肠液释放第57-60页
        4.4.8 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第60-61页
        4.4.9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第61-62页
        4.4.10 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研究第62-64页
        4.4.11 CCK-8细胞毒性评价第64-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槲皮素纳米乳液的制备和评价第68-86页
    5.1 前言第68页
    5.2 高压均质法制备QT-NE第68-71页
        5.2.1 液态脂质类型对纳米乳液的影响第68-69页
        5.2.2 液态脂质含量对纳米乳液的影响第69页
        5.2.3 不同乳化剂含量对纳米乳液的影响第69-70页
        5.2.4 均质循环次数对纳米乳液的影响第70-71页
        5.2.5 均质压力对纳米乳液的影响第71页
        5.2.6 可重复性研究第71页
    5.3 QT-NE理化性质表征和体外评价第71-85页
        5.3.1 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第72页
        5.3.2 包封率测定第72-73页
        5.3.3 稳定性研究第73-76页
        5.3.4 QT-NE在流体饮料中的应用第76-77页
        5.3.5 模拟胃液/肠液释放第77-79页
        5.3.6 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第79-81页
        5.3.7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第81页
        5.3.8 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研究第81-83页
        5.3.9 细胞毒性评价第83-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总结与展望第86-89页
    6.1 总结第86-87页
    6.2 创新点第87页
    6.3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致谢第94-9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大《论语》英译本的风格特色比较
下一篇:《鬻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