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页 |
1.2 搅拌车的发展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搅拌车副车架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搅拌车结构功能分析 | 第14-21页 |
1.3.1 搅拌车整体结构 | 第15-17页 |
1.3.2 工作原理 | 第17页 |
1.3.3 搅拌车副车架的失效形式 | 第17-19页 |
1.3.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建立搅拌车副车架有限元模型 | 第21-31页 |
2.1 ANSYS特点及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2.2 搅拌车副车架结构分析 | 第22-25页 |
2.3 搅拌车主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的创建 | 第25-28页 |
2.3.1 车架模型等效处理 | 第26-27页 |
2.3.2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27-28页 |
2.4 车架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搅拌车副车架静态强度分析 | 第31-51页 |
3.1 车架材料特性 | 第31页 |
3.2 车架基本载荷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 计算工况的确定 | 第32-33页 |
3.4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静态力学分析 | 第33-49页 |
3.4.1 满载弯曲工况 | 第33-38页 |
3.4.2 满载扭转工况 | 第38-43页 |
3.4.3 满载制动工况 | 第43-49页 |
3.4.4 结论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搅拌车副车架模态分析 | 第51-57页 |
4.1 模态分析的基础 | 第51-52页 |
4.2 副车架模态分析的过程 | 第52-56页 |
4.2.1 副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4.2.2 加载与求解 | 第53页 |
4.2.3 车架动态性能评价的原则 | 第53-54页 |
4.2.4 副车架模态分析 | 第54-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搅拌车副车架谐响应分析 | 第57-65页 |
5.1 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57页 |
5.2 谐响应分析求解方法 | 第57-58页 |
5.3 谐响应分析的基本动力学方程 | 第58-59页 |
5.4 副车架谐响应分析及结果 | 第59-62页 |
5.4.1 副车架约束及加载 | 第59-60页 |
5.4.2 谐响应分析及结果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