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概述 | 第9-14页 |
1.1.1 重金属离子污染的主要来源 | 第9-11页 |
1.1.2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3 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12-14页 |
1.2 活性炭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制备活性炭的原材料 | 第14-15页 |
1.2.2 活性炭的活化 | 第15-16页 |
1.2.3 活性炭的结构 | 第16-17页 |
1.2.4 活性炭的改性 | 第17-18页 |
1.2.5 活性炭的吸附机理 | 第18-19页 |
1.3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煤基活性炭的氧化改性及其对Cd~(2+)的吸附性能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1-22页 |
2.3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与改性处理 | 第22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4.1 碱碳比对煤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2.4.2 不同改性方法对煤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3 硝酸浓度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影响 | 第25-26页 |
2.4.4 改性煤基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分析 | 第26-27页 |
2.4.5 Boehm滴定 | 第27-28页 |
2.5 改性煤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28-30页 |
2.5.1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29-30页 |
2.5.3 pH的影响 | 第30页 |
2.6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0-31页 |
2.7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第31-32页 |
2.8 结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微波法制备棉杆基活性炭及其对Cd~(2+)的吸附性能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3.3 棉杆基活性炭的制备 | 第3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3.4.1 磷料比对棉杆基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2 温度对棉杆基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3.4.3 煅烧时间对棉杆基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改性棉杆基活性炭对Cd~(2+)的吸附性能 | 第45-57页 |
4.0 引言 | 第45页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5-46页 |
4.2 棉杆基活性炭的改性 | 第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4.3.1 不同的改性方法对棉杆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过氧化氢改性对活性炭表面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3 过氧化氢改性对Cd~(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4.4 等离子体处理活性炭的探究 | 第51-56页 |
4.4.1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