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腹肌联合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第11-12页 |
| 1 病例选择 | 第11页 |
| 2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 3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4 剔落标准 | 第11页 |
| 5 分组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 锻炼方法 | 第12-13页 |
| 2 评价指标 | 第13页 |
| 2.1 VAS评分 | 第13页 |
| 2.2 ODI评分 | 第13页 |
| 2.3 指地距离 | 第13页 |
| 2.4 临床疗效评价 | 第13页 |
| 3 质量控制 | 第13页 |
| 4 统计学分析 | 第13-14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14-17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 2 VAS评分比较 | 第14页 |
| 3 ODI评分比较 | 第14-15页 |
| 4 指地距离 | 第15页 |
| 5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 | 第15-1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17-23页 |
| 1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与腰椎稳定性 | 第17页 |
| 1.1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认识 | 第17页 |
| 1.2 生物力学特性 | 第17页 |
| 2 腰椎稳定性与腰椎周围肌群 | 第17-19页 |
| 2.1 腰背肌与腰椎稳定性 | 第18页 |
| 2.2 腹部肌群与腰椎稳定性 | 第18-19页 |
| 3 中医认识 | 第19-20页 |
| 4 功能锻炼 | 第20-21页 |
| 4.1 两种锻炼方式的疗效差异 | 第20页 |
| 4.2 腰背肌锻炼的优势与不足 | 第20-21页 |
| 4.3 腰腹肌协同锻炼的必要性 | 第21页 |
| 5 质量控制 | 第21页 |
| 6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1-23页 |
| 6.1 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 6.2 展望 | 第21-23页 |
| 结论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附录 | 第29-35页 |
| 文献综述 | 第35-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作者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