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分析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文言文教学目标 | 第16-18页 |
一、文言文阅读目标解读 | 第16-17页 |
二、文言文教学目标解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党和国家复兴传统文化的新形势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新要求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1-35页 |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 第21-28页 |
一、教学方法 | 第21-22页 |
二、教学形式 | 第22-23页 |
三、学生的学习水平 | 第23-28页 |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8-35页 |
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 第29页 |
二、文言文教学形式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所偏离 | 第29-30页 |
三、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差距 | 第30-31页 |
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稳定,文学常识欠缺 | 第31-35页 |
第三章 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措施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教学方法“因文制宜” | 第35-37页 |
一、趣味教学 | 第36-37页 |
二、编演课本剧 | 第37页 |
三、多媒体助学 | 第37页 |
第二节 注重传统文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 第37-40页 |
一、开发有关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 第38-39页 |
二、注重文言常识的学习 | 第39-40页 |
三、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古迹 | 第40页 |
第三节 学生学习效果多角度衡量 | 第40-42页 |
一、学习成绩 | 第41页 |
二、文化常识的积累 | 第41-42页 |
三、国学的了解 | 第42页 |
第四节 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文言素养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83页 |
附录 1 | 第49-60页 |
附录 2 | 第60-71页 |
附录 3 | 第71-83页 |
攻读学位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