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0页 |
1.1、胃癌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2、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分子学机制 | 第14-17页 |
1.2.1 表观遗传学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DNA异常甲基化调控, | 第15-17页 |
1.3、BCL6B抑癌基因 | 第17-18页 |
1.3.1 BCL6B的基本特征 | 第17页 |
1.3.2 BCL6B与肿瘤 | 第17-18页 |
1.4.实验方案设计 | 第18-20页 |
1.4.1 在胃癌细胞系中研究TET1靶向调控BCL6B的表达情况 | 第18-19页 |
1.4.2 拟证实胃癌细胞系中BCL6B是TET1表观调控的直接下游靶基因 | 第19页 |
1.4.3 研究TET1-BCL6B调节链调控胃癌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耐药能力的功能作用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0-36页 |
2.1、分子克隆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1.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0-21页 |
2.1.2 DNA转化 | 第21页 |
2.1.3 质粒抽提 | 第21-22页 |
2.1.4 DNA样品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2-23页 |
2.1.5 琼脂糖凝胶回收目的DNA片段 | 第23-24页 |
2.1.6 DNA片段连接反应 | 第24-25页 |
2.1.7 PCR反应 | 第25-26页 |
2.2 蛋白质、核酸相关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2.1.全细胞裂解物以及组织裂解物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q RT-PCR检测细胞RNA | 第27-29页 |
2.2.2.1 TRIzol法提取RNA | 第27-28页 |
2.2.2.2 RNA逆转录 | 第28页 |
2.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29页 |
2.3、细胞相关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2.3.1 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9-30页 |
2.3.2 细胞转染 | 第30-31页 |
2.3.2.1 慢病毒感染7901细胞 | 第30页 |
2.3.2.2 慢病毒的包装与感染制备稳转株 | 第30-31页 |
2.4、甲基化检测 | 第31-35页 |
2.4.1 细胞基因组提取 | 第31-33页 |
2.4.2 甲基化DNA检测 | 第33-34页 |
2.4.3 将DNA酶切后连接至T载体后公司做BSP | 第34-35页 |
2.4.3.1 T载体连接 | 第34-35页 |
2.4.3.2 BSP测序引物 | 第35页 |
2.5、裸鼠成瘤实验 | 第35-36页 |
2.6、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 第3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3.1、TET1和BCL6B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甲基化改变 | 第37-40页 |
3.1.1 Western blot方法和q RT-PCR方法测定TET1与BCL6B与SGC7901与SGC7901/DDP中的表达情况: | 第37-38页 |
3.1.2 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检测SGC7901与SGC7901/DDP细胞的甲基化结果 | 第38-39页 |
3.1.3 在SGC7901细胞株中通过稳转的方式过表达以及敲减TET1并检测其是否影响BCL6B的表达变化 | 第39-40页 |
3.2、BCL6B基因功能方面的探究 | 第40-41页 |
3.2.1 Western blot与q RTPCR法 比较SGC7901与SGC7901/DDP耐药实验后中BCL6B的表达 | 第40页 |
3.2.2 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BCL6B稳定敲减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以及BCL6B稳定过表达的SGC7901/DDP胃癌细胞株,并利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顺铂化疗的耐受能力 | 第40-41页 |
3.3、BCL6B的体外实验 | 第41-43页 |
3.3.1 裸鼠成瘤实验 | 第41-42页 |
3.3.2 药物诱导BCL6B K.O.小鼠体内胃癌形成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课题综述 | 第5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