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全国主要烟产区土壤酸化现状 | 第11页 |
1.2 土壤酸化原因 | 第11-12页 |
1.3 土壤酸化对烟草不利影响 | 第12-13页 |
1.3.1 对烟草生长的不利影响 | 第12页 |
1.3.2 对烟草产量的不利影响 | 第12-13页 |
1.3.3 对烟草品质的不利影响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重庆烟区土壤酸化状况及其不利影响 | 第16-2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17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2页 |
2.3.1 土壤pH总体差异比较 | 第17-18页 |
2.3.2 土壤pH值分布特点 | 第18页 |
2.3.3 不同乡镇间土壤pH值分布特点 | 第18-19页 |
2.3.4 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态元素含量相关关系 | 第19-20页 |
2.3.5 土壤pH值与烟叶品质有关元素含量关系分析 | 第20-22页 |
2.4 讨论 | 第22-24页 |
2.4.1 重庆烟区土壤酸化现状 | 第22页 |
2.4.2 土壤pH值与土壤有效态元素相关关系 | 第22-23页 |
2.4.3 土壤pH值与中部烟叶品质元素相关关系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不同改良措施对酸化土壤改良的研究 | 第24-46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3.2.1 试验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3.2.3 检测项目及方法 | 第25-26页 |
3.2.4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4页 |
3.3.1 农艺性状 | 第26-28页 |
3.3.2 田间病害发生率 | 第28-30页 |
3.3.3 经济产量产值 | 第30-32页 |
3.3.4 烟叶外观质量鉴定 | 第32-36页 |
3.3.5 土壤pH值 | 第36-37页 |
3.3.6 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 第37-41页 |
3.3.7 烟叶化学成分变化 | 第41-42页 |
3.3.8 评吸结果 | 第42-43页 |
3.3.9 不同改良措施效果比较 | 第43-44页 |
3.4 讨论 | 第44-46页 |
3.4.1 改良酸化土壤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第44页 |
3.4.2 改良酸化土壤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4页 |
3.4.3 改良酸化土壤对烟草产质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46-48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4.1.1 重庆烟区植烟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 | 第46页 |
4.1.2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环境影响 | 第46页 |
4.1.3 不同改良措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影响 | 第46页 |
4.1.4 不同改良措施对烤烟产质量影响 | 第46-47页 |
4.1.5 当地酸化土壤改良建议 | 第47页 |
4.2 研究创新点 | 第47页 |
4.2.1 定位重庆烟区植烟土壤酸化现状,选取典型种植单元试验研究 | 第47页 |
4.2.2 开展土壤pH值、微生物群落跟踪调查,真实反映改良过程 | 第47页 |
4.2.3 针对当前改良措施弊端,探索生石灰混施白云石粉、草木灰的新举措 | 第47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