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论文--农民业余教育论文

新时期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农村实用人才概念及内涵的相关研究第13页
        1.2.2 开展农民培训管理工作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3 开展农民训后跟踪服务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1.2.4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目的第1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农村实用人才研究的理论概述第19-31页
    2.1 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第19-21页
        2.1.1 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第19页
        2.1.2 农村实用人才的特征第19-20页
        2.1.3 农村实用人才的类型第20-21页
    2.2 对农村实用人才研究的衍变第21-23页
        2.2.1 起步发展阶段第21页
        2.2.2 迅速发展阶段第21-22页
        2.2.3 全面发展阶段第22页
        2.2.4 健康发展阶段第22-23页
    2.3 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机理第23-27页
        2.3.1 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因素第23-25页
        2.3.2 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阶段第25-26页
        2.3.3 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规律第26-27页
    2.4 农村实用人才与农业和农村的关系第27-29页
        2.4.1 农村实用人才与发展现代农业第27-29页
        2.4.2 农村实用人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9页
    2.5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管理研究第29-31页
第三章 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相关问题研究第31-46页
    3.1 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的概念第31-32页
        3.1.1 跟踪的概念第31页
        3.1.2 训后跟踪服务的概念第31-32页
        3.1.3 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的概念第32页
    3.2 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意义第32-33页
    3.3 浙江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的现状第33-42页
        3.3.1 针对浙江省农民培训管理人员的访谈第33-35页
        3.3.2 浙江省参与训后跟踪服务学员的基本情况第35-36页
        3.3.3 农村实用人才参与训后跟踪服务情况第36-38页
        3.3.4 浙江省参与训后跟踪服务教师的基本情况第38-40页
        3.3.5 教师开展训后跟踪服务情况第40-42页
    3.4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第42-43页
        3.4.1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42页
        3.4.2 发展性原则第42页
        3.4.3 多样性原则第42-43页
    3.5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第43-46页
        3.5.1 影响训后跟踪服务体系的主要因素第43页
        3.5.2 影响训后跟踪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第43-46页
第四章 对强化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的建议第46-54页
    4.1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体系第46-49页
        4.1.1 驱动部分第46-47页
        4.1.2 运行部分第47-48页
        4.1.3 保障部分第48页
        4.1.4 监管评价部分第48-49页
    4.2 形成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规范性标准第49-50页
        4.2.1 服务性准则(service)第49页
        4.2.2 分享性准则(shared)第49页
        4.2.3 针对性准则(special)第49-50页
        4.2.4 可持续性准则(sustainable)第50页
    4.3 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训后跟踪服务建议第50-54页
        4.3.1 提高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第50页
        4.3.2 强化跟踪服务理念第50-51页
        4.3.3 确定专项经费第51页
        4.3.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51页
        4.3.5 明确相关者的责任和工作第51页
        4.3.6 建立激励机制第51-52页
        4.3.7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52页
        4.3.8 强化需求意识第52页
        4.3.9 强化现代手段建设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A 问卷调查第56-61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向生物碱多样性合成的几类方法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冰城支行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