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页 |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12-14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2页 |
2 ACL断裂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第13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5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结果 | 第14-17页 |
1 不同因素下半月板损伤情况 | 第14-15页 |
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半月板损伤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3 不同病程中不稳定再伤发生情况的比较 | 第15页 |
4 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在不同病程中比较 | 第15-16页 |
5 不同病程半月板损伤部位 | 第16页 |
6 不同病程半月板损伤形态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3页 |
1 ACL解剖与功能 | 第17页 |
2 半月板解剖、生物力学及功能 | 第17-18页 |
3 ACL损伤对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 | 第18页 |
4 不同影响因素与半月板损伤情况的相关性 | 第18-22页 |
4.1 性别与半月板损伤情况的相关性 | 第19页 |
4.2 受伤机制与半月板损伤情况的相关性 | 第19-20页 |
4.3 再伤史与半月板损伤情况的相关性 | 第20页 |
4.4 病程与半月板损伤情况的相关性 | 第20-22页 |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综述 | 第2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