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体蛋白辅助合成铂和钯纳米材料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本文使用的生物材料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19-26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9-21页 |
2.2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2.2.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1页 |
2.2.2 X射线能谱 | 第21页 |
2.2.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1页 |
2.2.4 X射线衍射 | 第21-22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2页 |
2.2.6 选区电子衍射 | 第22页 |
2.2.7 紫外分光光度仪 | 第22页 |
2.2.8 电化学工作站 | 第22页 |
2.3 本实验所用的生物材料前处理 | 第22-25页 |
2.3.1 棉铃虫病毒前处理 | 第23-24页 |
2.3.2 多角体蛋白的形态分析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铂纳米线网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26-40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3.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26-27页 |
3.2.2 铂纳米线网的制备 | 第27-29页 |
3.2.3 铂纳米线网的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0-39页 |
3.3.1 铂纳米线网的结构分析 | 第30-34页 |
3.3.2 蛋白还原性分析 | 第34-36页 |
3.3.3 铂纳米线网甲醇催化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3.3.4 铂纳米线网氧还原反应分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钯纳米金属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40-54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4.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40-41页 |
4.2.2 钯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41-42页 |
4.2.3 钯纳米材料样品的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4-52页 |
4.3.1 钯纳米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第44-46页 |
4.3.2 钯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6-49页 |
4.3.3 钯纳米材料的有机催化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