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过程 | 第10-11页 |
·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研究凋落物对碳调控响应的必要性 | 第12页 |
·研究凋落物对氮调控响应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12-13页 |
·营养元素氮对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第13-14页 |
·研究凋落物对磷调控响应的必要性 | 第14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本实验的新颖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试验样地与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研究区概况与气候特征 | 第17页 |
·样地的选择 | 第17-18页 |
·研究样地的选择 | 第17页 |
·研究样地土壤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试验设计 | 第18-21页 |
·试验设计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第3章 氮磷添加对红壤区城郊湿地松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 第22-29页 |
·前言 | 第22页 |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2页 |
·研究样地 | 第22页 |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数据统计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重量衰减规律 | 第23-24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养分浓度变化 | 第24-25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养分释放规律 | 第25-26页 |
·不同分解时期凋落叶C、N、P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分解速率的关系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马尾松林和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对碳氮磷调控的响应 | 第29-39页 |
·前言 | 第29页 |
·研究区与研究区概况 | 第29-3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9页 |
·研究样地 | 第29页 |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9页 |
·数据统计与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碳氮磷添加对马尾松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30-34页 |
·碳氮磷添加对苦槠凋落叶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34-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马尾松-枫香混和凋落叶分解及凋落叶下土壤生物学属性对碳氮磷添加的响应 | 第39-53页 |
·前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研究样地 | 第39页 |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数据统计和研究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剩余重量的变化 | 第40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及P浓度的变化 | 第40-41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 第41-44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含量的变化 | 第44-49页 |
·分解540天的凋落叶各指标与土壤各指标均值的相关性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3-58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凋落叶分解速率对C、N及P添加的响应 | 第53-54页 |
·凋落叶质量(C、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对分解速率的调控 | 第54-55页 |
·处理方式、土壤层次对土壤各营养、酶活性及微生物含量各指标的影响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