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金纳米粒了的光学性质、制备和功能化 | 第10-12页 |
1.1.1 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 第10-11页 |
1.1.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1页 |
1.1.3 金纳米粒子的功能化 | 第11-12页 |
1.2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生化分析光学信号传导 | 第12-15页 |
1.2.3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生化分析光学信号放大 | 第13-15页 |
1.3 SPRI介绍 | 第15-18页 |
1.3.1 SPRi原理 | 第15-16页 |
1.3.2 SPRi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3 SPRi的应用瓶颈及其解决思路 | 第17-18页 |
1.4 本文拟达到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金纳米粒子信号增强的SPRI免疫检测小分子真菌毒素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2.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芯片的准备 | 第22页 |
2.2.3 单克隆抗体获得方法 | 第22-23页 |
2.2.4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与抗体的偶联 | 第23页 |
2.2.5 毒素检测过程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2.4 结论 | 第27-30页 |
第3章 芯片上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实现SPRI连续信号放大的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31-32页 |
3.2.2 SPRi芯片的准备 | 第32页 |
3.2.3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与引发剂、抗体的偶联 | 第32-33页 |
3.2.4 凝胶电泳表征 | 第33页 |
3.2.5 甲胎蛋白的检测及信号放大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3.3.1 金纳米粒子的功能化 | 第33-35页 |
3.3.2 甲胎蛋白的SPRi检测及信号放大 | 第35-38页 |
3.4 结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基于2,2'-联吡啶诱导金纳米粒子聚集的可视化汞离子检测 | 第40-50页 |
4.1 引言 | 第40-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42页 |
4.2.2 柠檬酸钠或11-巯基十一烷酸保护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2页 |
4.2.3 2,2'-联吡啶(Bipy)诱导纳金米粒子聚集 | 第42-43页 |
4.2.4 汞离子(Hg~(2+))的比色检测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4.3.1 2,2'-联吡啶诱导金纳米粒子聚集 | 第43-44页 |
4.3.2 2,2'-联吡啶诱导金纳米粒子聚集的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4.3.3 汞离子的检测 | 第45-46页 |
4.3.4 检测的选择性 | 第46-47页 |
4.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7-48页 |
4.4 结论 | 第48-50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