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上海松江农户参与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3 简要评述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农户参与家庭农场的理论基础第22-30页
    2.1 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第22-23页
        2.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22页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22页
        2.1.3 家庭农场第22-23页
    2.2 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与优势第23-24页
        2.2.1 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第23-24页
        2.2.2 家庭农场的优势第24页
    2.3 农户参与家庭农场的相关理论第24-28页
        2.3.1 家庭承包经营理论第24-25页
        2.3.2 农民分化理论第25-26页
        2.3.3 土地流转理论第26-27页
        2.3.4 产权理论第27-28页
        2.3.5 公平理论第28页
    2.4 农户参与家庭农场的作用机理第28-30页
第三章 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参与情况第30-36页
    3.1 松江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第30-32页
        3.1.1 松江区基本情况第30页
        3.1.2 松江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水平第30-31页
        3.1.3 松江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第31-32页
    3.2 松江区农户参与家庭农场的情况第32-34页
        3.2.1 农户参与的原因第32-33页
        3.2.2 农户参与的原则第33页
        3.2.3 农户参与的利益机制第33-34页
    3.3 松江区农民分化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第34-36页
        3.3.1 农民分化的现状第34-35页
        3.3.2 土地流转的现状第35-36页
第四章 农户参与家庭农场意愿的描述性分析第36-45页
    4.1 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第36-39页
        4.1.1 数据来源第36页
        4.1.2 问卷设计第36-39页
        4.1.3 调研方法第39页
    4.2 农户对家庭农场参与意愿的描述性分析第39-45页
        4.2.1 成为职业农民的可能性特征第39-40页
        4.2.2 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容易程度特征第40-41页
        4.2.3 土地流转的增收效应特征第41页
        4.2.4 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公平性感知特征第41-42页
        4.2.5 参与意愿第42-45页
第五章 农户参与家庭农场意愿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第45-60页
    5.1 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探测性分析第45-50页
        5.1.1 调查问卷检验第45-46页
        5.1.2 因子分析第46-50页
    5.2 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0-60页
        5.2.1 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第50-54页
        5.2.2 模型识别第54-55页
        5.2.3 模型拟合和评价第55-56页
        5.2.4 模型修正第56-58页
        5.2.5 假设检验第58-6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0-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6.1.1 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第60-61页
        6.1.2 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第61页
    6.2 对策建议第61-63页
        6.2.1 培育不同群体农民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有效引导农民分化第61-62页
        6.2.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环境,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兼顾效率和公平第62页
        6.2.3 优化家庭农场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收入效应第62-63页
        6.2.4 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第63页
    6.3 研究展望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S的消防车定位监测系统设计
下一篇:卫星定位系统在驾考行业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