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与说明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尾矿库的概况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地下水除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试验内容、方法及材料性质表征 | 第22-32页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1 试验试剂 | 第22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3 试验仪器 | 第23页 |
2.2 试验内容 | 第23-27页 |
2.2.1 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 第23-25页 |
2.2.2 静态试验 | 第25-26页 |
2.2.3 动态试验 | 第26-27页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7-32页 |
2.3.1 锰的测定方法 | 第27-29页 |
2.3.2 铀的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3 石英砂负载羟基磷灰石去除水中锰的静态试验 | 第32-44页 |
3.1 复合材料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3.2 水的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锰的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页 |
3.4 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 铀(Ⅵ)的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6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36-39页 |
3.7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9-41页 |
3.8 小结 | 第41-44页 |
4 石英砂负载羟基磷灰石去除水中锰的PRB动态柱试验 | 第44-64页 |
4.1 PRB动态柱试验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4.2 结果分析与探讨 | 第45-62页 |
4.2.1 复合材料粒径对动态吸附Mn(Ⅱ)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 锰的初始浓度对动态吸附Mn(Ⅱ)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3 水力负荷对动态吸附Mn(Ⅱ)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4 铀浓度对动态吸附Mn(Ⅱ)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5 动态吸附模型 | 第52-62页 |
4.4 小结 | 第62-64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建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