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12-18页 |
1.1.1 玻璃化转变 | 第12-13页 |
1.1.2 玻璃化转变理论 | 第13-15页 |
1.1.3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方法 | 第15-18页 |
1.2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18-22页 |
第2章 计算机模拟方法 | 第22-28页 |
2.1 基团贡献法 | 第22页 |
2.2 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 第22-28页 |
第3章 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法预测MPDI和PPT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28-42页 |
3.1 基团贡献法(Synthia) | 第28页 |
3.2 MPDI和PPTA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 | 第28-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3.3.1 基团贡献法 | 第31-32页 |
3.3.2 动力学体系平衡的判定 | 第32-33页 |
3.3.3 MPDI和PPTA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33-34页 |
3.3.4 MPDI和PPTA的比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3.3.5 MPDI和PPTA的回转半径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35页 |
3.3.6 MPDI和PPTA的力场能量项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35-37页 |
3.3.7 MPDI和PPTA的径向分布函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3.3.8 不同方法测得MPDI和PPTA的玻璃化温度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42-52页 |
4.1 基团贡献法 | 第42页 |
4.2 PPIA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 | 第42-4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4.3.1 基团贡献法 | 第44-45页 |
4.3.2 PPIA的动力学体系平衡的判定 | 第45页 |
4.3.3 PPIA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45-46页 |
4.3.4 PPIA的比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46-47页 |
4.3.5 PPIA的回转半径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47页 |
4.3.6 PPIA的力场能量项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47-48页 |
4.3.7 PPIA的径向分布函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4.3.8 不同方法测得PPIA的玻璃化温度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聚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和聚 4'''-酰胺基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52-66页 |
5.1 基团贡献法(Synthia) | 第52-53页 |
5.2 Auxe a和Auxe b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 | 第53-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5.3.1 基团贡献法 | 第56-57页 |
5.3.2 动力学体系平衡的判定 | 第57-58页 |
5.3.3 Auxe a和Auxe b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5.3.4 Auxe a和Auxe b的比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59页 |
5.3.5 Auxe a和Auxe b的回转半径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59-60页 |
5.3.6 Auxe a和Auxe b的力场能量项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60-61页 |
5.3.7 Auxe a和Auxe b的径向分布函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61-63页 |
5.3.8 不同方法测得Auxe a和Auxe b的玻璃化温度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