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鱼病学论文--寄生虫病论文

石斑鱼抗原递呈通路及其免疫相关分子在刺激隐核虫感染后表达谱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斜带石斑鱼简介第12-13页
        1.1.1 分类及分布情况第12页
        1.1.2 形态特征第12页
        1.1.3 养殖情况第12-13页
    1.2 鱼类免疫系统第13-15页
        1.2.1 免疫器官及组织第13-14页
        1.2.2 免疫细胞第14页
        1.2.3 体液免疫因子第14-15页
    1.3 鱼类抗原递呈及其相关基因研究概况第15-22页
        1.3.1 组织蛋白酶第18-20页
        1.3.2 γ-干扰素诱导的溶酶体硫还原酶GILT第20页
        1.3.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第20-22页
    1.4 刺激隐核虫及其免疫学研究第22-2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石斑鱼组织蛋白酶S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5-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1.1 试验试剂第25页
        2.1.2 试验仪器及工具准备第25页
        2.1.3 实验鱼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2.1 组织样品的采集第26页
        2.2.2 组织总RNA的提取第26-27页
        2.2.3 RNA反转录第27页
        2.2.4 CTSS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第27-28页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28页
        2.2.6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第28-29页
        2.2.7 序列分析第2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2.3.1 RNA样品质量鉴定第29-30页
        2.3.2 cDNA质量鉴定第30页
        2.3.3 CTSS 全长克隆第30-31页
        2.3.4 蛋白比对第31-34页
        2.3.5 进化树第34页
    2.4 讨论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刺激隐核虫感染后石斑鱼MHC Ⅱ免疫相关分子表达谱分析第36-50页
    3.1 试验材料第38-39页
        3.1.1 试验试剂及主要仪器第38-39页
        3.1.2 试验石斑鱼第39页
        3.1.3 感染用刺激隐核虫第39页
    3.2 试验方法第39-41页
        3.2.1 刺激隐核虫感染第39页
        3.2.2 组织样品采集第39-40页
        3.2.3 RNA提取及cDNA合成第40页
        3.2.4 MHC Ⅱ免疫相关分子引物设计第40-41页
        3.2.5 Real-time PCR第41页
        3.2.6 数据分析第4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3.3.1 免疫相关分子的正常组织分布第41-43页
        3.3.2 感染后MHC Ⅱ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谱第43-45页
    3.4 讨论第45-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刺激隐核虫感染后石斑鱼MHC Ⅰ类分子表达谱分析第50-60页
    4.1 试验材料第51页
    4.2 试验方法第51-52页
        4.2.1 刺激隐核虫感染及组织样品的采集第51页
        4.2.2 石斑鱼组织总RNA提取第51页
        4.2.3 cDNA合成第51页
        4.2.4 引物设计第51页
        4.2.5 Real-time PCR第51-52页
        4.2.6 数据分析及信息学分析第5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4.3.1 石斑鱼 β_2m蛋白比对及进化分析第52-55页
        4.3.2 健康石斑鱼中MHC Ⅰα 和 β_2m组织分布第55页
        4.3.3 刺激隐核虫免疫MHC Ⅰα 和 β_2m基因表达谱第55-57页
    4.4 讨论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74页
附录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件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灵长类基因组MHC区域DNA酶Ⅰ超敏感位点研究
下一篇:基于RNA-Seq的雅致放射毛霉羧肽酶研究及其基因AecpY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和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