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受益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慈善信托法律概述 | 第13-18页 |
2.1 慈善信托的概念 | 第13页 |
2.2 慈善信托的起源 | 第13-15页 |
2.3 慈善信托的特征 | 第15-16页 |
2.4 慈善信托的法律价值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慈善信托受益权法理分析 | 第18-24页 |
3.1 慈善信托受益权的界定 | 第18页 |
3.2 信托受益权的性质分析 | 第18-20页 |
3.2.1 受益权性质的学说分歧 | 第18-19页 |
3.2.2 受益权归属物权之分析 | 第19-20页 |
3.3 慈善信托受益权的范围 | 第20-21页 |
3.3.1 收益权 | 第20页 |
3.3.2 撤销权 | 第20页 |
3.3.3 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 第20-21页 |
3.3.4 知情权 | 第21页 |
3.4 慈善信托受益权的行使 | 第21-22页 |
3.4.1 主体条件 | 第21-22页 |
3.4.2 程序条件 | 第22页 |
3.4.3 限制条件 | 第22页 |
3.5 慈善信托受益权保障意义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慈善信托受益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4.1 受益权立法模糊 | 第24-25页 |
4.2 缺乏多元化监督 | 第25页 |
4.3 信托监察人的立法问题 | 第25-27页 |
4.4 我国信托受托人信义义务的缺失 | 第27-30页 |
4.4.1 受托人信义义务原则缺失 | 第27-29页 |
4.4.2 相关规则缺乏操作性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我国慈善信托受益权保障机制的完善 | 第30-39页 |
5.1 明确受益权性质 | 第30页 |
5.2 加强委托人的监督权 | 第30-31页 |
5.3 加强受益人的监督权 | 第31页 |
5.4 完善信托监察人制度 | 第31-33页 |
5.5 完善受托人的约束机制 | 第33-35页 |
5.5.1 设置慈善信托受托人任职资格标准 | 第33-34页 |
5.5.2 建立受托人信义义务体系 | 第34页 |
5.5.3 建立受托人义务约束机制 | 第34-35页 |
5.6 加强并完善外部监督 | 第35-36页 |
5.6.1 行政监督 | 第35-36页 |
5.6.2 行业监督 | 第36页 |
5.7 完善慈善信托的备案登记制度 | 第36-37页 |
5.8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