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以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为视角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处分行为的研究意义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对最高人民法院第27号指导案例的质疑 | 第11-16页 |
第二节 处分行为的内涵与地位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处分行为的客观要素——占有转移 | 第19-41页 |
第一节 处分行为客观要素内涵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处分行为的直接性要件 | 第22-26页 |
第三节 以虚拟财产为对象的占有转移 | 第26-37页 |
一、虚拟财产作为犯罪对象的正当性 | 第26-30页 |
二、虚拟财产的占有与转移 | 第30-33页 |
三、虚拟财产中的“封缄物”问题 | 第33-37页 |
第四节 以银行为媒介的占有转移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处分行为的主观要素——处分意思 | 第41-52页 |
第一节 主观要素存在于客观方面中的正当性 | 第41页 |
第二节 向处分意思必要说理论的回归 | 第41-45页 |
第三节 处分意思的内容射程 | 第45-47页 |
第四节 处分行为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的逻辑顺序 | 第47-52页 |
第四章 处分主体的权限——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 | 第52-67页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定位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备付金的法律性质 | 第55-57页 |
第三节 备付金的占有归属 | 第57-59页 |
第四节 对备付金的处分权限 | 第59-67页 |
一、对预付款的处分权限 | 第59-60页 |
二、对交易款的处分权限 | 第60-62页 |
三、三角诈骗中的“四角诈骗”问题 | 第62-65页 |
四、网购退货时的“先行垫付”问题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后记 | 第75-77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77页 |